第四百五十六章 进退两难的儒门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百事中文网 www.bskzw.com,最快更新三国旌旗最新章节!
但不管怎么说你,郑玄只能硬着头皮接下说降曹操的任务,可以很负责的说,在场所有人都知道,郑玄此去一定是一事无成,曹操岂是轻易投降的人。不把郑玄一刀斩了,都是看在郑玄年纪大的份上。
再进一步说,对于天下的两位霸主,郑玄还是欣赏曹操一些,如果有可能,郑更愿意选择投靠曹操。但是很可惜,曹操现在处于绝对的劣势,想要翻盘,难于上晴天。
当然,如果郑玄有孙武吴起的本事,他也就投靠曹操了,到时候翻转天下,立下不世之功,儒门定然更加光芒万丈,独尊学术巅峰。
但很可惜,郑玄,司马徽,管宁等人都没有那个能力。唯心点说,儒门学习的东西真不怎么贴近实际,说是定国安邦都是笑话,治国安邦依靠的是律法,实际上儒门只是占据在法家的基础上,执掌天下而已。
至于征战天下,藏富于民,儒门更是……呵呵!
但也不是说人们没有一点用处,最起码,儒门中有不少崇高的精神境界,什么先天下之忧而忧啊,知行合一之类的,但是,那只是个人能力而已,跟整个儒家的关系不大。
其实从内心深处来说,李重都不讨厌郑玄这个人,反而很敬仰郑玄的学术修为,著书立传,确实值得称赞。
不过有一点必须要说明,李重可以容忍一个人站在学术的巅峰,比如郑玄,比如后期的王明阳等人,人家确实有那个本事。但是,李重绝对不会容忍一个学术门派站在学术的巅峰,唯我独尊,这简直是社会的倒退。
就像武侠小说一样,李重可以容忍一个人天下无敌,但李重绝对不能容忍一个门派天下无敌。
一个人天下无敌了,能激起大家学习的激情,给大家努力的目标。不过一个门派唯我独尊,别的不说,平衡问题就难以解决。
郑玄辞别了李重,带着数十弟子进入洛阳城中,向曹操晓以大义。
结果可想而已,曹操只见了郑玄几次,就避而不见了,连饭食都供应的不怎么及时,撵人走的意图很是明显。
期间郑玄也曾经隐晦的表示过,带领儒门弟子投靠曹操,不过曹操当即表示,自己的地盘不够大,形势危急,不足以让儒门发扬光大。简单说,就是郑玄爱哪去哪去吧,咱这里庙小,容不下你这准大神。
曹操傻吗?曹操当然不傻,看上去儒门投靠过来很有好处,最起码能平添上千能文能武的干将。
但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吗?一样先说平衡问题,被李重接连打压,现在曹操的形式已经十分恶劣了,城内不说人心惶惶,也好不到哪去。曹仁、夏侯惇、徐晃这些人还可以,对曹操忠心耿耿,能效死命。
但你一下安插进上千人,怎么分配权力,到时候这些人结党营私怎么办?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儒门一定会拧成一股绳的,那样一来,曹操的势力就会被活生生撕成两块,外有强敌,内部分裂,内忧外患之下,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第二,你还能指望这些儒门弟子奋勇杀敌,这更扯淡,人家来你曹操这里就是为了保护自身,将来把儒门发扬光大的,指望这些人替自己送死,别做梦了,人都死光了,还怎么把儒门发扬光大。再说了,他们真有那血性,早就在李重的大营中起义了,还能屁颠屁颠的跑到洛阳来。
当然,这也不是说儒门就真的那么不堪,自古至今仔细算算,能杀身成仁的仁人志士有几个?不光是儒门,别的门派也好不到哪去。
第三,粮食问题也很重要,尼玛曹操也很穷的好不好,被李重围城好几个月了,军些粮草早就捉襟见肘了,一下子多上上千张嘴,曹操也吃不消。
虽然几千人不多,但到了现在,曹操已经吝啬到极点,不说扣屁2眼吮手指,也好不到哪去了。
最后,曹操也不怎么信任郑玄,谁知道这老货是不是来卧底的。
诚然,郑玄的人品不错,称得上伟光正,但涉及到一个门派的荣辱兴衰,就是再伟光正的人,也能干出卑鄙无耻的事情来。
而且还有一点,儒门的学说确实不错,修身养性,这点李重也承认。但是,只有学习,研究到一定程度,儒生才有杀身成仁的勇气,不然的话,儒门也就是一个普通门派而已,跟江湖上的武林门派没什么区别。
再者说,纵横家,墨家,法家的人也不缺乏杀身成仁的勇气,精神境界,并不是儒门一枝独秀的。
反正曹操说什么也不接受郑玄的投靠,但曹操也没把话说死,满口都是等我击败李重,再请老先生治学为官,将儒学发扬光大,现在兵荒马乱的,郑玄先生还是留在家中确保安全为上。
当然,才这纯属屁话,郑玄用膝盖想都知道是假的。
到了第三天,郑玄等人灰溜溜的回到李重大营,声称此次冥顽不灵等等,总之把曹操鄙视的一文不值,不如李重英明神武。
李重也不傻,见到郑玄有服软的迹象,当即表明,这次科举的题目就由郑玄拟定。说是拟定,但李重也不会把权力都交给郑玄等人的,不过再怎么说,儒门一派总算得到了好处,跟别的学说比起来,还是占有一点先天优势的。
温水煮青蛙,李重有都是办法收拾郑玄这些大儒,先行打压一下,又不一棒子打死,还给了郑玄主考的名誉,儒门也说不出来什么。
但李重的计策可不是到此为止,儒生当官可以,但想要升官,还不是朝中大佬说的算。朝中大佬都有谁?程昱、李儒等人,哪一个也不是好东西。到时候这些儒生真干不出来实时,想要升官,必定是比登天。
李重坚信,在自己的努力之下,王明阳先生的知行合一……一定会提前出线的。
与郑玄仔细谈论了一番之后,李重慢慢回想郑玄和曹操所说的话,在李重心里,总有种奇怪的感觉,曹操仿佛并不是想要死守洛阳。当然了,这个感觉很奇怪,很违心,属于不可名言那种。
但不管怎么说你,郑玄只能硬着头皮接下说降曹操的任务,可以很负责的说,在场所有人都知道,郑玄此去一定是一事无成,曹操岂是轻易投降的人。不把郑玄一刀斩了,都是看在郑玄年纪大的份上。
再进一步说,对于天下的两位霸主,郑玄还是欣赏曹操一些,如果有可能,郑更愿意选择投靠曹操。但是很可惜,曹操现在处于绝对的劣势,想要翻盘,难于上晴天。
当然,如果郑玄有孙武吴起的本事,他也就投靠曹操了,到时候翻转天下,立下不世之功,儒门定然更加光芒万丈,独尊学术巅峰。
但很可惜,郑玄,司马徽,管宁等人都没有那个能力。唯心点说,儒门学习的东西真不怎么贴近实际,说是定国安邦都是笑话,治国安邦依靠的是律法,实际上儒门只是占据在法家的基础上,执掌天下而已。
至于征战天下,藏富于民,儒门更是……呵呵!
但也不是说人们没有一点用处,最起码,儒门中有不少崇高的精神境界,什么先天下之忧而忧啊,知行合一之类的,但是,那只是个人能力而已,跟整个儒家的关系不大。
其实从内心深处来说,李重都不讨厌郑玄这个人,反而很敬仰郑玄的学术修为,著书立传,确实值得称赞。
不过有一点必须要说明,李重可以容忍一个人站在学术的巅峰,比如郑玄,比如后期的王明阳等人,人家确实有那个本事。但是,李重绝对不会容忍一个学术门派站在学术的巅峰,唯我独尊,这简直是社会的倒退。
就像武侠小说一样,李重可以容忍一个人天下无敌,但李重绝对不能容忍一个门派天下无敌。
一个人天下无敌了,能激起大家学习的激情,给大家努力的目标。不过一个门派唯我独尊,别的不说,平衡问题就难以解决。
郑玄辞别了李重,带着数十弟子进入洛阳城中,向曹操晓以大义。
结果可想而已,曹操只见了郑玄几次,就避而不见了,连饭食都供应的不怎么及时,撵人走的意图很是明显。
期间郑玄也曾经隐晦的表示过,带领儒门弟子投靠曹操,不过曹操当即表示,自己的地盘不够大,形势危急,不足以让儒门发扬光大。简单说,就是郑玄爱哪去哪去吧,咱这里庙小,容不下你这准大神。
曹操傻吗?曹操当然不傻,看上去儒门投靠过来很有好处,最起码能平添上千能文能武的干将。
但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吗?一样先说平衡问题,被李重接连打压,现在曹操的形式已经十分恶劣了,城内不说人心惶惶,也好不到哪去。曹仁、夏侯惇、徐晃这些人还可以,对曹操忠心耿耿,能效死命。
但你一下安插进上千人,怎么分配权力,到时候这些人结党营私怎么办?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儒门一定会拧成一股绳的,那样一来,曹操的势力就会被活生生撕成两块,外有强敌,内部分裂,内忧外患之下,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第二,你还能指望这些儒门弟子奋勇杀敌,这更扯淡,人家来你曹操这里就是为了保护自身,将来把儒门发扬光大的,指望这些人替自己送死,别做梦了,人都死光了,还怎么把儒门发扬光大。再说了,他们真有那血性,早就在李重的大营中起义了,还能屁颠屁颠的跑到洛阳来。
当然,这也不是说儒门就真的那么不堪,自古至今仔细算算,能杀身成仁的仁人志士有几个?不光是儒门,别的门派也好不到哪去。
第三,粮食问题也很重要,尼玛曹操也很穷的好不好,被李重围城好几个月了,军些粮草早就捉襟见肘了,一下子多上上千张嘴,曹操也吃不消。
虽然几千人不多,但到了现在,曹操已经吝啬到极点,不说扣屁2眼吮手指,也好不到哪去了。
最后,曹操也不怎么信任郑玄,谁知道这老货是不是来卧底的。
诚然,郑玄的人品不错,称得上伟光正,但涉及到一个门派的荣辱兴衰,就是再伟光正的人,也能干出卑鄙无耻的事情来。
而且还有一点,儒门的学说确实不错,修身养性,这点李重也承认。但是,只有学习,研究到一定程度,儒生才有杀身成仁的勇气,不然的话,儒门也就是一个普通门派而已,跟江湖上的武林门派没什么区别。
再者说,纵横家,墨家,法家的人也不缺乏杀身成仁的勇气,精神境界,并不是儒门一枝独秀的。
反正曹操说什么也不接受郑玄的投靠,但曹操也没把话说死,满口都是等我击败李重,再请老先生治学为官,将儒学发扬光大,现在兵荒马乱的,郑玄先生还是留在家中确保安全为上。
当然,才这纯属屁话,郑玄用膝盖想都知道是假的。
到了第三天,郑玄等人灰溜溜的回到李重大营,声称此次冥顽不灵等等,总之把曹操鄙视的一文不值,不如李重英明神武。
李重也不傻,见到郑玄有服软的迹象,当即表明,这次科举的题目就由郑玄拟定。说是拟定,但李重也不会把权力都交给郑玄等人的,不过再怎么说,儒门一派总算得到了好处,跟别的学说比起来,还是占有一点先天优势的。
温水煮青蛙,李重有都是办法收拾郑玄这些大儒,先行打压一下,又不一棒子打死,还给了郑玄主考的名誉,儒门也说不出来什么。
但李重的计策可不是到此为止,儒生当官可以,但想要升官,还不是朝中大佬说的算。朝中大佬都有谁?程昱、李儒等人,哪一个也不是好东西。到时候这些儒生真干不出来实时,想要升官,必定是比登天。
李重坚信,在自己的努力之下,王明阳先生的知行合一……一定会提前出线的。
与郑玄仔细谈论了一番之后,李重慢慢回想郑玄和曹操所说的话,在李重心里,总有种奇怪的感觉,曹操仿佛并不是想要死守洛阳。当然了,这个感觉很奇怪,很违心,属于不可名言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