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辛密(上)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百事中文网 www.bskzw.com,最快更新藏锋最新章节!
命运是一件让人捉摸不透的东西。
对于生于此世的生灵来说,命运的无常在大多数时候都是让他们绝望的东西。
当和尚还很年轻的时候,他便常常会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是谁在主导命运?
他很年轻,因此对于世上的很多事情都会有很多自己的思考,他翻阅史书,见识过两百年前那个乱世,虽然当时的大楚王朝依靠着龙蛇双生之法成功续命,但那场乱世依然让世间生灵好生的受到了一番磨难。
和尚虽然年轻,但出众的天赋让他很快在龙隐寺中脱颖而出,受到了寺庙中长辈的看重,因此他所能看到的典籍与记载也越来越多,而内容同样也越来越辛密。
而渐渐他发现无论是两百年前的大楚朝,还是更久远的大离朝,亦或者更久远的更不可知的朝代中,世间的动乱,朝代的更替似乎都有其万变不离其宗的根源——始终与气运的聚散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对,毕竟掌权者失德,龙气寻有德者聚之,如此往复,方才可以让世间善恶各自有报,也方才可救百姓于水火。和尚从小便遁入空门,修行佛法,虽然心存普度众生之宏愿,但却也并非迂腐之辈,他知道一个腐朽朝代的衰败虽然免不了给生灵带来巨大的苦难,但阵痛之后,方才可以迎来破而后立的新生。
就像草木枯荣,四季交替,一切都是天道轮回必要的过程。
但...
和尚并非一位迂腐之辈,可同样也并非龙隐寺那些先辈一般,只是坐在寺庙中高诵佛号,叹一声众生皆苦,然后便再无后文的作壁上观之辈。
从小便沉浸于佛法的他想要为苍生做些什么,所以在他接任龙隐寺主持之位后,这位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圣僧孤身一人前往了长安,他要为帝王讲法。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
既然帝王失德,方才有气运聚散,而有了气运聚散,方才有豪强并起,也才有了天下乱世。
那只要帝王一直有着足够高的德行,龙气便会一直聚集在帝王家中,豪强不会并起,天下也自然会一直昌盛下去。
这样的想法多少带着点乌托邦似的异想天开,和尚当然也明白这一点,他并不奢望凭着一己之力便可一直保护这个世界,让其按照自己预想的那样发展下去,但在他活着的时候,他终归是要尽自己所能,去做些什么。
......
当时楚朝的帝王唤作方承天,年号万镇。
龙隐寺的圣僧要来长安城的消息很快便在百姓间传开了,对于这位素来便有着人间佛陀美誉的少年圣僧,寻常百姓大抵是抱着既敬畏又好奇的心情。
而当年轻的和尚真的抵达长安城后,年过五十的万镇皇帝更是亲自来到城门处,摆开了极为隆重的仪式迎接对方。
这让和尚很是惊喜——当然,作为无论是心性,还是修为都可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圣僧,在和尚的眼中,帝王也好,百姓也好,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至于那隆重到极致的仪式在他心底更是无关紧要。
他惊喜的缘由是因为万镇皇帝在那时所表现出来的对于佛学的认同与礼遇,若是他此刻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并非逢场作戏的话,那和尚此行的目的便会比想象中容易许多。
当然不得不提的是,也是在正常隆重的欢迎仪式中,和尚见到了一个女孩,她叫方倾清,是万镇皇帝最小也最疼爱的女儿。
万镇皇帝倒也并不是虚与委蛇之人,在将和尚接入长安城后,对于和尚在长安城中想要开展的讲法活动亦是大力支持,而自己也常常邀请和尚去到宫中为宫中的皇子公主讲解佛法,他自己同样也时常旁听。
这样的日子过得很快,转眼便是五个春秋。
和尚在这样的过程中也与宫中的皇子公主们熟络了起来,尤其是被立为太子的方铭以及那位公主方倾清。
五年,他将自己对佛法的感悟倾囊相授,皇子公主们都学得很快,尤其是太子方铭,宅心仁厚,和尚想,若是来日太子登基,那天下又将是一片盛世。
对于自己所做的一切,和尚感到无比的欣慰,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五年之后,他还是需要回到最北边的龙隐寺,主持大局。
那几年,大楚的年景并不好,时不时各处便有旱涝雪灾,但朝廷在万镇帝有序调度下,还是勉强运转,各地百姓过得虽然苦了一些,但也还不至于饿死路边。
万镇帝忙得焦头烂额,短短几年光景,那个曾经英姿勃发的中年男人便在和尚的注视下一步步的满头银发,但饶是如此,在和尚离去的前一天晚上,万镇帝还是抽出了时间给和尚来了一场送别的素宴。
这世上的离别永远是最让人心有戚戚的事情。
虽然那天晚上宾主尽欢,亦更有临别祝福,可当和尚走出那座宫门时,宫门后响起的急促的马蹄声依然让和尚如止水一般的心头泛起了微不可查,却又着实存在的涟漪。
那位公主殿下哭的梨花带雨,小心翼翼的拉着和尚的衣角,问道:“东君哥哥,能不能不走?”
和尚的心在那一瞬间有了那么一丝的迟疑,这对于已修炼心性著称的龙隐寺主持来说本身就是一件极为不和常理的事情。和尚压下了心底的那抹迟疑,用尽可能温和的语调拒绝了眼前这个女子的挽留,而当他辞别女子之后,回到自己的住所,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位万镇皇帝竟然已经待在他的家中,等待他的到来。
这当然是件很古怪的事情,毕竟在一个时辰前的宴会上和尚方才与这位皇帝辞别,但和尚同样没有去多问,而是在微微的诧异之后,便恭敬的为这位看上去远远比实际年纪大出不少的皇帝斟满茶水,与之对坐在案台前。
于是乎,一场改变和尚,也改变这个世界的谈话发生了。
......
“圣僧,见过倾清了?”在眯着眼睛打量了和尚一番之后,那位帝王端起了和尚为他沏的茶水,如此问道。
夜色已深,房间中并未点起任何烛火,在那一片漆黑之中,和尚抬眸看了那帝王一眼,便又低下了头,如实回应道:“见过了。”
“朕准备将倾清交给圣僧,圣僧可否愿意?”而就在这之后,那位帝王说出了一句和尚想也未曾想过的话。
正拿着茶杯想要喝上一口杯中茶水的和尚,手臂微微一颤,茶水洒落,浸透了他的衣袖。
“陛下这是何意?”但很快,和尚还是压下了心底生出的某些情绪,在那时低头言道。
那位白发苍苍的帝王在那时站起了身子,他似乎并未察觉到和尚的异样,又似乎是故意视而不见:“圣僧以为这大楚天下如何?朕如何?倾清如何?”
和尚这才真正从之前这位皇帝陛下的“妄言”之中回过神来,他沉了沉眉头,方才言道:“如今的大楚虽算不得国泰民安,但其中诸多劫难皆是天灾而非人祸,陛下励精图治,爱民有加,待到天灾过后,休养生息数年,未尝不可再现当年的大楚盛世。至于公主殿下...”
说道这处的和尚明显停顿了一下,但很快他便又言道:“公主殿下心底善良,居高位而体民心,处权贵而知饥寒,实属难得,加上天资聪颖,日后成就自是不可估量。”
和尚说这些话时,他能明显的感觉到坐在他对面的男人正沉着目光死死的盯着他,似乎是想要衡量他所言的一切是否是出自真心。
“既然你觉得倾清如此之好,那为何不应下朕的要求?”
和尚再次低头,对面这位帝王那咄咄逼人的语气与气势终究让那时尚且不到三十岁年纪的和尚有些招架不住。
“陛下说笑了,贫僧早已皈依佛门,公主又是千金之躯,凤落鸦巢岂不惹人贻笑大方?”
和尚说完这番话后,自觉心头那股方才被他压下的翻涌再次起了波澜,而说话时的语调之中,他也能明显的感觉到带着一股奇异的颤音。
而坐在他对侧的帝王听闻此言却并未露出半分的不满或是恼怒,反倒是眉头一挑饶有兴致的将脑袋朝前凑了凑,然后那位帝王的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意言道:“圣僧在想什么,朕只是说将女儿交给圣僧照顾,修行佛法而已。”
和尚的身子一震,他抬起头看向那帝王,而第一眼便对上了对方充满戏谑味道的目光。换作旁人可能这时便要恼羞成怒,但和尚却没有,他知道一切相皆有心生,是他的心乱了,所以神才会乱,所以才会着了眼前这位男人的道。
明白了这个道理的和尚很快便恢复了过来,他的脸色平静,在那时终于有了与那帝王对视的勇气,他言道:“是贫僧着相了,但公主殿下毕竟是千金之躯,我那龙隐寺位处偏僻,又是苦修之所,公主去了想必也不会喜欢,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吧。”
一直盯着和尚的帝王在那时收回了自己的目光,他转头看向夜色笼罩的窗外,忽的叹了口气:“圣僧误会了,我是在求你,不是在命令你。”
这话大大出乎了和尚的预料,他不仅皱起了眉头,困惑道:“陛下何处此言?”
那位帝王眸中的目光在那一刻忽的暗淡了几分,他本就不再年轻的脸庞也在那一瞬间苍老了许多。他低头言道:“圣僧说我大楚受的是天灾而非人祸,天灾终有尽时,我大楚也终有迎来盛世的一天,圣僧说得很好,也很有道理,但很遗憾的是,圣僧说错了。”
“从朕的父皇开始,大楚的气运便一天弱过一天,父皇励精图治,想要改变这境遇,可龙气散去的速度却始终不曾更改。而当朕登基继位以后,更是小心翼翼,每日都勤勤恳恳,可无论我怎么做,天灾依旧不断,这大楚的气运还是一日不如一日。”
“圣僧曾演,天子失德,故气运离散,故有德者出世,重掌天下,但事实上却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天要亡楚,即使两百年前先辈机关算尽,续来的气运依旧抵不过这天数。”
年轻的和尚平生第一次听闻这样的说法,他没有过多的怀疑,因为他知道眼前的男人一定是这世上最希望大楚可以千秋万世之人,他没有理由骗他。但对于他的话,他依然保留着自己的疑问。不过说不出是出于怎样的考量,他最后还是应下了眼前这位帝王的请求——作为父亲的请求。
......
和尚满怀心事的回到了龙隐寺,同行的少女却是满脸的娇羞与期待。
在龙隐寺的日子,少女总是打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幌子与和尚接近,和尚虽然极力与之保持着距离,但女孩却像是根本察觉不到和尚的拒绝一般,依旧每日都来叨扰。
时间久了,和尚也习惯了女孩的做法。
那样又是数个春秋,就在和尚与女孩都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的时候,万镇帝驾崩的消息却忽的被使臣快马加鞭的送到了龙隐寺,那一天女孩又一次哭得梨花带雨,她只能匆匆与和尚告别,踏上了接她的马车,赶回长安。
第二日起来,没有了女孩的打扰的和尚反倒无法如往日一般清修打坐,他始终觉得少了些什么。
于是他登上了龙隐山的山巅,眺目看向南方。
他看见一道垂垂老矣的苍龙在云层中翻腾哀嚎,无数龙气飞速从它的周身散去,涌向天地各处。
那是大楚的国运,将死的国运。
这是一件很没有道理的事情,万镇帝虽然为政勤勉,但毕竟少了几分灵气,守成有余,开元却少了些本事。但继位的方铭却不同,那孩子,和尚见过、教过...
他理应能有能力继承这大楚天下,也有能力带着大楚天下走向昌盛...
那为什么那天穹上的龙相会依然不停的散去呢?
和尚想着那一日,万镇帝与他说过的话,眉头越皱越深,而一个念头也在那时在他的心中浮现。
命运是一件让人捉摸不透的东西。
对于生于此世的生灵来说,命运的无常在大多数时候都是让他们绝望的东西。
当和尚还很年轻的时候,他便常常会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是谁在主导命运?
他很年轻,因此对于世上的很多事情都会有很多自己的思考,他翻阅史书,见识过两百年前那个乱世,虽然当时的大楚王朝依靠着龙蛇双生之法成功续命,但那场乱世依然让世间生灵好生的受到了一番磨难。
和尚虽然年轻,但出众的天赋让他很快在龙隐寺中脱颖而出,受到了寺庙中长辈的看重,因此他所能看到的典籍与记载也越来越多,而内容同样也越来越辛密。
而渐渐他发现无论是两百年前的大楚朝,还是更久远的大离朝,亦或者更久远的更不可知的朝代中,世间的动乱,朝代的更替似乎都有其万变不离其宗的根源——始终与气运的聚散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对,毕竟掌权者失德,龙气寻有德者聚之,如此往复,方才可以让世间善恶各自有报,也方才可救百姓于水火。和尚从小便遁入空门,修行佛法,虽然心存普度众生之宏愿,但却也并非迂腐之辈,他知道一个腐朽朝代的衰败虽然免不了给生灵带来巨大的苦难,但阵痛之后,方才可以迎来破而后立的新生。
就像草木枯荣,四季交替,一切都是天道轮回必要的过程。
但...
和尚并非一位迂腐之辈,可同样也并非龙隐寺那些先辈一般,只是坐在寺庙中高诵佛号,叹一声众生皆苦,然后便再无后文的作壁上观之辈。
从小便沉浸于佛法的他想要为苍生做些什么,所以在他接任龙隐寺主持之位后,这位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圣僧孤身一人前往了长安,他要为帝王讲法。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
既然帝王失德,方才有气运聚散,而有了气运聚散,方才有豪强并起,也才有了天下乱世。
那只要帝王一直有着足够高的德行,龙气便会一直聚集在帝王家中,豪强不会并起,天下也自然会一直昌盛下去。
这样的想法多少带着点乌托邦似的异想天开,和尚当然也明白这一点,他并不奢望凭着一己之力便可一直保护这个世界,让其按照自己预想的那样发展下去,但在他活着的时候,他终归是要尽自己所能,去做些什么。
......
当时楚朝的帝王唤作方承天,年号万镇。
龙隐寺的圣僧要来长安城的消息很快便在百姓间传开了,对于这位素来便有着人间佛陀美誉的少年圣僧,寻常百姓大抵是抱着既敬畏又好奇的心情。
而当年轻的和尚真的抵达长安城后,年过五十的万镇皇帝更是亲自来到城门处,摆开了极为隆重的仪式迎接对方。
这让和尚很是惊喜——当然,作为无论是心性,还是修为都可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圣僧,在和尚的眼中,帝王也好,百姓也好,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至于那隆重到极致的仪式在他心底更是无关紧要。
他惊喜的缘由是因为万镇皇帝在那时所表现出来的对于佛学的认同与礼遇,若是他此刻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并非逢场作戏的话,那和尚此行的目的便会比想象中容易许多。
当然不得不提的是,也是在正常隆重的欢迎仪式中,和尚见到了一个女孩,她叫方倾清,是万镇皇帝最小也最疼爱的女儿。
万镇皇帝倒也并不是虚与委蛇之人,在将和尚接入长安城后,对于和尚在长安城中想要开展的讲法活动亦是大力支持,而自己也常常邀请和尚去到宫中为宫中的皇子公主讲解佛法,他自己同样也时常旁听。
这样的日子过得很快,转眼便是五个春秋。
和尚在这样的过程中也与宫中的皇子公主们熟络了起来,尤其是被立为太子的方铭以及那位公主方倾清。
五年,他将自己对佛法的感悟倾囊相授,皇子公主们都学得很快,尤其是太子方铭,宅心仁厚,和尚想,若是来日太子登基,那天下又将是一片盛世。
对于自己所做的一切,和尚感到无比的欣慰,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五年之后,他还是需要回到最北边的龙隐寺,主持大局。
那几年,大楚的年景并不好,时不时各处便有旱涝雪灾,但朝廷在万镇帝有序调度下,还是勉强运转,各地百姓过得虽然苦了一些,但也还不至于饿死路边。
万镇帝忙得焦头烂额,短短几年光景,那个曾经英姿勃发的中年男人便在和尚的注视下一步步的满头银发,但饶是如此,在和尚离去的前一天晚上,万镇帝还是抽出了时间给和尚来了一场送别的素宴。
这世上的离别永远是最让人心有戚戚的事情。
虽然那天晚上宾主尽欢,亦更有临别祝福,可当和尚走出那座宫门时,宫门后响起的急促的马蹄声依然让和尚如止水一般的心头泛起了微不可查,却又着实存在的涟漪。
那位公主殿下哭的梨花带雨,小心翼翼的拉着和尚的衣角,问道:“东君哥哥,能不能不走?”
和尚的心在那一瞬间有了那么一丝的迟疑,这对于已修炼心性著称的龙隐寺主持来说本身就是一件极为不和常理的事情。和尚压下了心底的那抹迟疑,用尽可能温和的语调拒绝了眼前这个女子的挽留,而当他辞别女子之后,回到自己的住所,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位万镇皇帝竟然已经待在他的家中,等待他的到来。
这当然是件很古怪的事情,毕竟在一个时辰前的宴会上和尚方才与这位皇帝辞别,但和尚同样没有去多问,而是在微微的诧异之后,便恭敬的为这位看上去远远比实际年纪大出不少的皇帝斟满茶水,与之对坐在案台前。
于是乎,一场改变和尚,也改变这个世界的谈话发生了。
......
“圣僧,见过倾清了?”在眯着眼睛打量了和尚一番之后,那位帝王端起了和尚为他沏的茶水,如此问道。
夜色已深,房间中并未点起任何烛火,在那一片漆黑之中,和尚抬眸看了那帝王一眼,便又低下了头,如实回应道:“见过了。”
“朕准备将倾清交给圣僧,圣僧可否愿意?”而就在这之后,那位帝王说出了一句和尚想也未曾想过的话。
正拿着茶杯想要喝上一口杯中茶水的和尚,手臂微微一颤,茶水洒落,浸透了他的衣袖。
“陛下这是何意?”但很快,和尚还是压下了心底生出的某些情绪,在那时低头言道。
那位白发苍苍的帝王在那时站起了身子,他似乎并未察觉到和尚的异样,又似乎是故意视而不见:“圣僧以为这大楚天下如何?朕如何?倾清如何?”
和尚这才真正从之前这位皇帝陛下的“妄言”之中回过神来,他沉了沉眉头,方才言道:“如今的大楚虽算不得国泰民安,但其中诸多劫难皆是天灾而非人祸,陛下励精图治,爱民有加,待到天灾过后,休养生息数年,未尝不可再现当年的大楚盛世。至于公主殿下...”
说道这处的和尚明显停顿了一下,但很快他便又言道:“公主殿下心底善良,居高位而体民心,处权贵而知饥寒,实属难得,加上天资聪颖,日后成就自是不可估量。”
和尚说这些话时,他能明显的感觉到坐在他对面的男人正沉着目光死死的盯着他,似乎是想要衡量他所言的一切是否是出自真心。
“既然你觉得倾清如此之好,那为何不应下朕的要求?”
和尚再次低头,对面这位帝王那咄咄逼人的语气与气势终究让那时尚且不到三十岁年纪的和尚有些招架不住。
“陛下说笑了,贫僧早已皈依佛门,公主又是千金之躯,凤落鸦巢岂不惹人贻笑大方?”
和尚说完这番话后,自觉心头那股方才被他压下的翻涌再次起了波澜,而说话时的语调之中,他也能明显的感觉到带着一股奇异的颤音。
而坐在他对侧的帝王听闻此言却并未露出半分的不满或是恼怒,反倒是眉头一挑饶有兴致的将脑袋朝前凑了凑,然后那位帝王的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意言道:“圣僧在想什么,朕只是说将女儿交给圣僧照顾,修行佛法而已。”
和尚的身子一震,他抬起头看向那帝王,而第一眼便对上了对方充满戏谑味道的目光。换作旁人可能这时便要恼羞成怒,但和尚却没有,他知道一切相皆有心生,是他的心乱了,所以神才会乱,所以才会着了眼前这位男人的道。
明白了这个道理的和尚很快便恢复了过来,他的脸色平静,在那时终于有了与那帝王对视的勇气,他言道:“是贫僧着相了,但公主殿下毕竟是千金之躯,我那龙隐寺位处偏僻,又是苦修之所,公主去了想必也不会喜欢,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吧。”
一直盯着和尚的帝王在那时收回了自己的目光,他转头看向夜色笼罩的窗外,忽的叹了口气:“圣僧误会了,我是在求你,不是在命令你。”
这话大大出乎了和尚的预料,他不仅皱起了眉头,困惑道:“陛下何处此言?”
那位帝王眸中的目光在那一刻忽的暗淡了几分,他本就不再年轻的脸庞也在那一瞬间苍老了许多。他低头言道:“圣僧说我大楚受的是天灾而非人祸,天灾终有尽时,我大楚也终有迎来盛世的一天,圣僧说得很好,也很有道理,但很遗憾的是,圣僧说错了。”
“从朕的父皇开始,大楚的气运便一天弱过一天,父皇励精图治,想要改变这境遇,可龙气散去的速度却始终不曾更改。而当朕登基继位以后,更是小心翼翼,每日都勤勤恳恳,可无论我怎么做,天灾依旧不断,这大楚的气运还是一日不如一日。”
“圣僧曾演,天子失德,故气运离散,故有德者出世,重掌天下,但事实上却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天要亡楚,即使两百年前先辈机关算尽,续来的气运依旧抵不过这天数。”
年轻的和尚平生第一次听闻这样的说法,他没有过多的怀疑,因为他知道眼前的男人一定是这世上最希望大楚可以千秋万世之人,他没有理由骗他。但对于他的话,他依然保留着自己的疑问。不过说不出是出于怎样的考量,他最后还是应下了眼前这位帝王的请求——作为父亲的请求。
......
和尚满怀心事的回到了龙隐寺,同行的少女却是满脸的娇羞与期待。
在龙隐寺的日子,少女总是打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幌子与和尚接近,和尚虽然极力与之保持着距离,但女孩却像是根本察觉不到和尚的拒绝一般,依旧每日都来叨扰。
时间久了,和尚也习惯了女孩的做法。
那样又是数个春秋,就在和尚与女孩都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的时候,万镇帝驾崩的消息却忽的被使臣快马加鞭的送到了龙隐寺,那一天女孩又一次哭得梨花带雨,她只能匆匆与和尚告别,踏上了接她的马车,赶回长安。
第二日起来,没有了女孩的打扰的和尚反倒无法如往日一般清修打坐,他始终觉得少了些什么。
于是他登上了龙隐山的山巅,眺目看向南方。
他看见一道垂垂老矣的苍龙在云层中翻腾哀嚎,无数龙气飞速从它的周身散去,涌向天地各处。
那是大楚的国运,将死的国运。
这是一件很没有道理的事情,万镇帝虽然为政勤勉,但毕竟少了几分灵气,守成有余,开元却少了些本事。但继位的方铭却不同,那孩子,和尚见过、教过...
他理应能有能力继承这大楚天下,也有能力带着大楚天下走向昌盛...
那为什么那天穹上的龙相会依然不停的散去呢?
和尚想着那一日,万镇帝与他说过的话,眉头越皱越深,而一个念头也在那时在他的心中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