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乱世之童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百事中文网 www.bskzw.com,最快更新我意三国最新章节!
东汉初平三年,也就是公元一九二年,天下已经乱了八年。从中平元年,公元一八四年的黄巾之乱开始,到初平元年的群雄讨伐董卓,再到现在的诸侯割据混战作为原本最繁华的中原、河北 地区已是一片的凄凉。
百里无人烟,狼狈在废墟中行走,白骨露于荒野,一处处皆是哭声、哀嚎声、卖儿卖女之声,这已经成为冀、青、幽、并、司、兖、豫一带最常见的情景了。黄巾的主战场在这里,讨伐董卓的群雄也在这里,群雄混战最厉害的也是这里。长期的战乱,让百姓流离失所,不得不背井离乡朝着更安稳的地方迁徙。
这迁徙大都是往南的。因为长城以北的地方太过寒冷,又有匈奴、鲜卑、乌恒等草原民族虎视耽耽,实在不适合开辟新的家园。而南方虽然有瘴疠之地的称呼,但实际的情形却好上许多。
再远的不说,当就淮、扬、荆北一带已经成为能与中原相比的生存圈。而在这淮、扬、荆北之中,处于豫、兖之西,青州之南,东临大海,南触扬州的徐州则是当时迁徙之民的首选。
一来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分明,交通也很便捷,正适合北方流民的居住;二来这儿还不是太南,离他们的家乡也还算近,自然也令这些流民的心稍稍安定些许。
毕竟大汉朝以承平近两百年没有经历过****了,老百姓普遍对****持续的时间估计不足。在他们看来,眼下乱虽乱,但很快又会像王莽之祸那般,在几年之间重归于安定。所以他们也不想离自己的家乡太远,总想着能在有生之年再返回去。中国人嘛,总是难舍故土的。
东汉承西汉旧制以县、郡(国)、州为行政单位,并以州来划分。县为最小行政单位,其长官于大县称长,小县称令,皆听命于郡之太守,国之国相。郡设太守,国设国相,掌管一郡(国)的行政、财政、税收、治安大权,皆为秩两千石的官职。而州则设州刺史,行对地方官员的监察之权,其秩为六百石,比太守低得多。但,在黄巾之乱后,为了加强对地方得控制,汉灵帝听从太常刘焉的建议,将州刺史升格为州牧,行一州之军政大权,其秩也为两千石。在当时被封为州牧的有 三人,益州牧刘焉,幽州牧刘虞,豫州牧黄琬。
黄巾之乱后,大将军何进与宦官之间的斗争愈烈。何进虽然是外戚,但大抵上被视为士大夫一边的代表。当因平定黄巾之乱的将领也大都出于士大夫一边,且掌握了军权,所以在这场斗争中宦官的失败已经是决定了事情。
然而由于何进的短视,陡自招外兵入京,不但使自己身死,还使得董卓入洛阳,从而最终出现了地方诸侯讨伐中央的事情。自此,中央的权威越弱,渐渐的便有人不将之当作一回事了。有自称太守的,也有自称刺史、州牧的。反正手里有兵有权,便可以先占据地盘,行使职权,在上表中央求得最终的任命,可谓是“先上车后补票”了。
不过当时徐州的实际统治者陶谦却不是这样“先上车后补票”的。陶谦在中平元年黄巾起事之时,被朝廷任命为徐州刺史,剿灭了徐州境内的黄巾军。而后在讨伐董卓的战斗中,陶谦虽然不曾有什么太大的表现,却也是十八镇诸侯中的一员。到后来董卓身死,李傕、郭氾占据长安,陶谦便与之和解,接受这个长安朝廷的任命就任为州牧了。那正是今年夏天发生的事情。
陶谦还算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当然,他在武略上比不了曹操这样的全才,但用来镇守一方,在黄巾之乱中保全一州百姓的平安还是可以做得到的。做为被灵帝所封的徐州刺史,他到任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清剿徐州境内的黄巾军。当时他还只是刺史,但却是拥有军队的刺史。其实权以和后来的州牧差不多,只是名声上的差别了。
徐州虽然也是受黄巾影响较大的州之一,但因为陶谦和孙坚的努力,却很快得到了安宁。
当时孙坚被任命为下丕丞,是六百石官。后来又因为给了宦官好处,有了更多一些的军功,被任命为长沙太守。
从黄巾之乱以后,徐州一直过得都比较滋润。陶谦在行政上面的手段比他在军略上的手段要高得许多。他也确实是一个心有百姓的,因此在他治下的徐州,非但没有受到北下流民的冲击而变得凋敝,反而因为人口的增加而变得更加富有。在冀、青、幽、并、司、兖、豫乃至关中都陷入战乱的时候,徐州却以“富户过百万”的名声,播扬于天下。
夏丘县是徐州治所下坯郡所属八县之一,其北临睢河,西接豫州,乃处于南北交接的要冲之处。因有睢河水的灌溉,所以夏丘周围的土地还算是肥沃。对于从北方而来流民而言,在一处河水之滨建立自己的新家园,并不算太难。
当时呆在夏丘县讨生活的人就有好几万口。他们砍伐河边树林的木材,用泥土堆垒起沿河堤坝,筑就起一间间勉强可以抵挡风寒的小木屋来。虽然这木屋并不豪华,但对于背井离乡的人来说,却是犹如梦幻一般的存在。这个早早就飘起了白雪的冬天,他们就将在这木屋里度过。
因县内的人口大幅度增加,所以城里酒馆食店的生意也就比前些年头要好上许多,尤其是那些小本经营,作些个馒头小吃的更是如此。虽说由北方逃离而来的人,大都是穷苦之辈,但在这儿安定下来,将一些东西变卖之后还是有些余钱的。他们当然会在长途跋涉以后,犒劳犒劳自己的肚皮了。反正那些小吃店的东西并不贵。彼此之间都是百姓么,一碗热乎乎的浓汤面将就着收个几文钱也就吧。
只要能保本,那些小店的老板们也大都不愿多赚。毕竟前几年黄巾乱起的时候,他们也尝受过乱世的苦楚。在将心比心之下,他们还是颇为同情那些流民的。小地方嘛,人心大都还是淳朴善良的。
因为不是郡的治所,夏丘的城池也就只有一般的规模。四向里高三丈长三里的城墙,将城池围做一个正方形。一条南北朝向的大道与一条东西走向的在城池正中的县衙处相交将整个城池分做 惊呼对等的四块。之后,与大道平行的街在城池里笔直划开,将城池的格局变做了如棋盘一般的工整。
这正是中国古代最标准的城市布局。本来依照朝廷对四民等级的划分,城里的店铺是只能开在城中专门规划出的市里。但由于长期城市发展的需要,除了国都以外的地方大都不再理会这样的规定了。虽然城池里的市依旧是商铺店面最集中的地方,但在市以外的地方,凡作为两条官路交接的十字口出,也渐渐的成为商铺开市的所在。
夏丘城南北大街的北段,在靠近城门的地方也有一条街与大道相交。因为临近城门的缘故,每天从这儿经过的人很多,所以开在这个地方酒馆——泗水居就成了一个热闹的地方。
这是一座高三层的小型庄院。分前中后三进,后进自然主人家生活的所在,中进则有二十间两靠对立的厢房,那是作为客房使用的,而前进则是经营饮食的场所。
泗水居是六年前开业的,老板是一个女子。她似乎是一位寡妇,有一位年幼的女儿和几位烧得一手好菜的使女。靠着使女的帮忙和不知是夫家还是娘家留下来钱财在这里购了一块地皮,起了这么一栋泗水居。她的夫家似乎姓李,街坊邻居们与她混熟了,大都以李夫人来称呼她。她是一个相当有气质的女子。
泗水居在夏丘城里绝对是排名第一的酒楼。它那三层四丈规格在夏丘城也是绝无仅有的。酒楼的第一层面向大众,经营的大都是一些小吃包点之类;酒楼的第二层则针对档次稍高的一些本地居民或是从外地来的行商,有了酒水和盘菜;酒楼的三层则是雅阁包厢的所在,其酒水和菜金都是下边的数倍,招待的都是一些极有钱的富商和下坯而来官员等等。
李夫人并非一位甩手掌柜。对于自己建起来的这家泗水居,她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了泗水居这上上下下几十号人的生活,她可是里里外外不断忙碌着。终于凭借其自身的努力,将这泗水居的名声于这夏丘城中打了起来。这对一位男子而言或许还算不上什么功绩,但对一位从洛阳流落而来的弱质女流而言,却是十分难得的了。当时汉朝因为受到儒家思潮的影响,大都是看不起女性的。这一点,在这可以算得上是乡下的小地方也没有任何改变。
凡事有得便有失。当身为母亲的李夫人为她的事业上而努力的同时,她对自己女儿的管教自然无法故得到周全了。这位名为李铛的小姑娘不知从什么时候认识了周围几个野小子,便胡乱的跟 着他们疯起来。除了上树掏鸟窝和脱了衣服下河游泳的事情,她因为体弱的缘故做不来以外,其他凡举男孩子喜欢的棍棒、弹弓等物,她也无不精通。因为没有人会去约束她,她甚至时常和 那些个小子们去城外的野地里玩泥巴。每次都弄得全身脏兮兮的。于她母亲那“挣钱夫人”的名声响彻县城一般,她李铛这个“疯丫头”名号也是四下邻里都知晓的。
冬日的午后,太阳暖洋洋的照射着大地,让人觉得很舒服,很有些昏睡得感觉。在这样的日头下,除了非得为生活的忙碌而四处奔跑的人外,其他凡是有些空闲的,大都想在这样的时候好好 的休息一番。毕竟这也是一种享受嘛。
然而这样的天气对于从来都有着旺盛精力的小孩子们而言却始终是一个可以疯狂玩耍的时候。不很冷,也不是很热,正是一个适合出门的时候。
因为与铛儿混熟了,几位从泗水居后边的民屋里溜出来的小鬼,便悄悄的潜到了泗水居的后院。其中一个年纪稍大一些的男孩,从自己的怀中抽出一个从河边拾来的贝螺径自吹奏起来。虽然 这小鬼才十岁,但吹起这贝螺来却显得经验老到中气十足。他当然不是就这样吹着好玩的。这只是一个暗号,一个他与里头的铛儿互相约定出去玩耍的暗号。
等待自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尤其对急着出去玩耍的小鬼而言。漫长的等待简直是要他的命了。在百无聊奈之下,他只是一个劲的吹着手中号螺,将那声音越吹越响,一点也不顾忌这样的举动实在会招惹到其他人的反感。
终于,泗水居的后门“吱呀”的一下拉开了,露出一条细缝。一个理着冲天发辩的漂亮七八岁小女孩从门缝里小心翼翼的溜了出来。只见她穿的十分整齐,上面是一件红色小红棉袄,下面是外加一条青色的棉裤,脚上套着一双鲤鱼模样的棉靴,头上还带了一顶带着护耳的棉帽,将她整个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只留下带着两陀红晕的白皙脸蛋对着自己的玩伴。她似乎被那男孩的螺号声催的有些厌烦,刚一走到这群孩子的中间,便微微的皱了皱脸上那细细的柳眉,瞪大了水灵灵的眼睛,轻轻的翻动两片小巧的红菱嘴儿,低声而又尖锐的问道:“臭德儿,你叫鬼啊。吹暗号,也不要吹的那么急,那么响嘛。倒把我阿娘的客栈搅得鸡犬不宁了。”
“嘿嘿!”孩子当中年纪最大的德儿只是一个劲的在那儿憨笑。他虽然天不怕地不怕的,可在眼前这位只有一番大姐头风度的铛儿面前,却也只落了一个唯唯而已。他很是喜欢铛儿,所以对 于铛儿所说的一切,他都是相当遵从的。故此刻对于铛儿发向自己的不满,也只有傻然以对了。他对此并没有任何的尴尬,想来似乎已经做惯了。
看着德儿装傻,铛儿翻了翻白眼,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不在理会于他,转而询问德儿旁边的另外一个孩子:“大牛,你说我们今天该上哪玩呢?”
大头大脑的大牛当然回答不了这个问话,生性有些憨直的他平素都是以德儿为首是瞻的。今天的活动,他同样是被德儿神秘兮兮的叫过来,说是有能够发财的好事儿。至于那好事,究竟是什么德尔还没有告诉他。故此刻,他听铛儿问自己,也只是傻傻的摇了摇,直白的说道:“是德老大叫我们过来的。”
德老大,指得也是德儿。因为他在这群孩子里,年纪是最大的,打架也是最强,所以小鬼们都视他为头,自然冠以“老大”的名号而不称其他。
当然这里称呼“德老大”的人要排除掉铛儿。她都是直接以小名来称呼德儿的,而德儿自己也愿意铛儿以这样直接的称呼来叫唤自己。这个人小鬼大的家伙,不知道从哪里得知:“这样的称呼实际上是一种亲近的表现。”德儿自然很喜欢铛儿与他亲近了。
“哦?德儿……!?”铛儿拉长了声音,眼睛直勾勾的对着德儿:“快把事情给我说清楚。”
“别急,别急!”面对铛儿那柳眉倒竖的威胁,德儿连忙摆起手:“我们打算待会去外面拣点东西。这可是要胆子大的人才能做的哦!”
“什么意思?”铛儿连忙追问道。对于德儿所说的事情,非但铛儿是一脸的好奇,就连德儿周边的那些“手下”们也纷纷露出注意的神情。
“你们听说过外面的死人嘛?”德儿见大家的注意力都摆在了自己的身上,不禁有几分得意起来,赶忙说出自己所知道的:“那些可都是北边来的人。虽说其中有很多可能是没有什么油水的 ,但也有可能淘到一些好货。听说南街的‘扒皮周’还在里面翻出过银镯子呢。足足有五钱重哦。够买许多好玩的了。那小子拼命的在我面前炫耀着。闹得我怪没有面子。我可不打算输给他 ,再说有福同享了,有可能弄到好东西的事情,我怎么也不会拉下你们的。”
“可是那外边都是死人唉……!”听这么一说铛儿倒是有些犹豫了。死人对他们这些小鬼来说总是可怕的。虽然银子的诱惑让德儿这些穷苦人家暂时忘记了死人的可怕,但并不缺钱的铛儿却 心里不禁有些惶惶。
“怎么,你怕了?”德儿斜眼瞄着她。与铛儿相处了这么些年,德儿多少也知道些铛儿的脾气。他明白她是最不愿被人瞧不起的,很容易被别人故意鄙视的话所激。
果然,当德儿的这话一出口,铛儿的脸色便有些变了。她气愤的涨红起来,略略的提高自己的声音尖声否认道:“谁说我怕了,不就是在死人身上找一些东西嘛。区区小事而已,李大小姐我 怎么会被这样的小事给难住呢。”说着,铛儿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确实有那么大胆,她便再也不理会那几个窃窃偷笑的小子,径自往城北的大街上走去。那里是通向北门的地方。
“等等啊!”一群小子大呼着奔上前去,追上了铛儿。
夏丘城出城两里便是睢河。虽然北方的流民大量的涌入已经占据了河滨到城门口之间的大部分空地,但还是有不少适合耕种的地方是荒芜的。原来自然生长在那上头的野草已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完全枯萎了,被人放了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因为这里是适合耕种的,所以没有人会把房屋建在上头。在多了这么多人口之后,大家伙们总得考虑一下明年的生活问题。现在还空着的这些地方,便是为了明年的开垦而准备的。
当然,这些荒地在这个冬天还用不上,所以便临时被用来停放流民的尸体了。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几乎每天都有人死亡。不是被冻死的就是被饿死的。这其中有很多是那些所谓的老弱之人 。
虽说徐州牧陶谦曾下令各地官员大力资助这些南下的流民,也着实拨了好一笔赈济款和粮食,然而这些东西看上去数目巨大,但一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却又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像夏丘这 样的地方,免费的粥食也只能供应一人一天一碗而已。即使是身体健壮的青年之辈也只能吃上一个半饱,更何况那些特别需要食物的老弱者呢。
于是,这些人的死亡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于是,他们的尸体便被遗弃在这这处空地之上。等待专人进行半个月一次的焚烧,然后再进行埋葬。毕竟死的人太多,又没有家人处理。衙门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给他们一一找好墓穴的。统一的焚烧,然后在将骨灰埋葬起来,这样所耗费的功夫和地盘都是最少的。处理这样的事情,则是由一群有诚信的人进行。他们大都是汉朝最早期的浮屠信仰者,即佛教徒。
今天是十一月二十一日,离月底焚烧尸体还有些时日。空地上自然堆满了尸体。这其中以年老者,幼小者,女者的尸体居多。它们中的有些已经放置了好几天了。虽然因为天气冷的缘故,一 时半会还没有腐烂,但在这儿的空气中,已隐隐有了些许尸臭味。
人死如灯灭。虽然中国人素有敬重死者尸体的习惯,但那只是在一般的时候而言。对于那些北方来的流民而言,其自身已经不晓得究竟能不能获得过下一日了,故而也就不太注意这样的事情 。从这些死者中淘得些许好处,已是他们找到活下去所需得另一种手段。
站立在满是尸体的空地上,望着那些在众多尸体之间穿梭的身影,铛儿众人一下子被震撼住了。幼小的他们读得都是那些“人之初,性本善”之类的东西,也十分的确信,这个世界对他们来 说是美好的,但曾经所知的一切却在眼前的残酷面前如美丽的泡沫一般被戳破了。孩子们以为这些在这里头搜索的大人,和他们想得的一样只是像捞一些偶尔的贵重之物罢了,却不想这些大 人挥舞着不知从哪里找来的刀片竟连尸体上的肉都想拿去。
寒光在这一具具尸体上滑过,红红的肉离开白色的骨而去了,被搜刮之人纳入自己的怀中。看到自己又找到一块满意的“货色”,那些本就是骨瘦如柴的家伙们陡然如出一个阴险的笑容。那 就如一句黑色的骷髅露出自己的牙齿一般。可怕的紧了。
“逃啊……!”脚一直打着寒战的小鬼们终于发出这么一声高寒连忙慌不折路的踉跄而去。他们不敢再面对这样残酷的地狱之景了。
当下跑得最快的是德儿,毕竟他是这里最强的。跑在第二位的是大牛,他也是一个分外有气力的人。而可爱的铛儿则因为女孩子力气偏小的缘故,渐渐的被他们甩开了,拉出了距离。
“你们等等我呀……!”铛儿大声的叫唤则前面的。忽然脚下似乎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摔倒在下去。眼睁睁的看着德儿等人越跑越远起来。
“你们……不要跑嘛!不要丢下我啊!铛儿怕呵!”恐惧,伤心,被遗弃的感觉一下子涌上了铛儿的心头,她的眼睛渐渐的被泪水迷茫了。她哭了起来,,一屁股坐在摔倒的地方伤心着。
这时,突然一个莫名的声音在她身子的下方想起,将还在哭泣的她吓了一跳:“小妹妹,你要哭,也请挪挪位置好吗?不要坐在我的肚皮上啊。”
“呃?咽……,哪里来的声音?”铛儿被下了一跳,连忙站起生来。她这才发现,刚刚绊倒自己的却是一个比德儿还要大些的男孩。
东汉初平三年,也就是公元一九二年,天下已经乱了八年。从中平元年,公元一八四年的黄巾之乱开始,到初平元年的群雄讨伐董卓,再到现在的诸侯割据混战作为原本最繁华的中原、河北 地区已是一片的凄凉。
百里无人烟,狼狈在废墟中行走,白骨露于荒野,一处处皆是哭声、哀嚎声、卖儿卖女之声,这已经成为冀、青、幽、并、司、兖、豫一带最常见的情景了。黄巾的主战场在这里,讨伐董卓的群雄也在这里,群雄混战最厉害的也是这里。长期的战乱,让百姓流离失所,不得不背井离乡朝着更安稳的地方迁徙。
这迁徙大都是往南的。因为长城以北的地方太过寒冷,又有匈奴、鲜卑、乌恒等草原民族虎视耽耽,实在不适合开辟新的家园。而南方虽然有瘴疠之地的称呼,但实际的情形却好上许多。
再远的不说,当就淮、扬、荆北一带已经成为能与中原相比的生存圈。而在这淮、扬、荆北之中,处于豫、兖之西,青州之南,东临大海,南触扬州的徐州则是当时迁徙之民的首选。
一来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分明,交通也很便捷,正适合北方流民的居住;二来这儿还不是太南,离他们的家乡也还算近,自然也令这些流民的心稍稍安定些许。
毕竟大汉朝以承平近两百年没有经历过****了,老百姓普遍对****持续的时间估计不足。在他们看来,眼下乱虽乱,但很快又会像王莽之祸那般,在几年之间重归于安定。所以他们也不想离自己的家乡太远,总想着能在有生之年再返回去。中国人嘛,总是难舍故土的。
东汉承西汉旧制以县、郡(国)、州为行政单位,并以州来划分。县为最小行政单位,其长官于大县称长,小县称令,皆听命于郡之太守,国之国相。郡设太守,国设国相,掌管一郡(国)的行政、财政、税收、治安大权,皆为秩两千石的官职。而州则设州刺史,行对地方官员的监察之权,其秩为六百石,比太守低得多。但,在黄巾之乱后,为了加强对地方得控制,汉灵帝听从太常刘焉的建议,将州刺史升格为州牧,行一州之军政大权,其秩也为两千石。在当时被封为州牧的有 三人,益州牧刘焉,幽州牧刘虞,豫州牧黄琬。
黄巾之乱后,大将军何进与宦官之间的斗争愈烈。何进虽然是外戚,但大抵上被视为士大夫一边的代表。当因平定黄巾之乱的将领也大都出于士大夫一边,且掌握了军权,所以在这场斗争中宦官的失败已经是决定了事情。
然而由于何进的短视,陡自招外兵入京,不但使自己身死,还使得董卓入洛阳,从而最终出现了地方诸侯讨伐中央的事情。自此,中央的权威越弱,渐渐的便有人不将之当作一回事了。有自称太守的,也有自称刺史、州牧的。反正手里有兵有权,便可以先占据地盘,行使职权,在上表中央求得最终的任命,可谓是“先上车后补票”了。
不过当时徐州的实际统治者陶谦却不是这样“先上车后补票”的。陶谦在中平元年黄巾起事之时,被朝廷任命为徐州刺史,剿灭了徐州境内的黄巾军。而后在讨伐董卓的战斗中,陶谦虽然不曾有什么太大的表现,却也是十八镇诸侯中的一员。到后来董卓身死,李傕、郭氾占据长安,陶谦便与之和解,接受这个长安朝廷的任命就任为州牧了。那正是今年夏天发生的事情。
陶谦还算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当然,他在武略上比不了曹操这样的全才,但用来镇守一方,在黄巾之乱中保全一州百姓的平安还是可以做得到的。做为被灵帝所封的徐州刺史,他到任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清剿徐州境内的黄巾军。当时他还只是刺史,但却是拥有军队的刺史。其实权以和后来的州牧差不多,只是名声上的差别了。
徐州虽然也是受黄巾影响较大的州之一,但因为陶谦和孙坚的努力,却很快得到了安宁。
当时孙坚被任命为下丕丞,是六百石官。后来又因为给了宦官好处,有了更多一些的军功,被任命为长沙太守。
从黄巾之乱以后,徐州一直过得都比较滋润。陶谦在行政上面的手段比他在军略上的手段要高得许多。他也确实是一个心有百姓的,因此在他治下的徐州,非但没有受到北下流民的冲击而变得凋敝,反而因为人口的增加而变得更加富有。在冀、青、幽、并、司、兖、豫乃至关中都陷入战乱的时候,徐州却以“富户过百万”的名声,播扬于天下。
夏丘县是徐州治所下坯郡所属八县之一,其北临睢河,西接豫州,乃处于南北交接的要冲之处。因有睢河水的灌溉,所以夏丘周围的土地还算是肥沃。对于从北方而来流民而言,在一处河水之滨建立自己的新家园,并不算太难。
当时呆在夏丘县讨生活的人就有好几万口。他们砍伐河边树林的木材,用泥土堆垒起沿河堤坝,筑就起一间间勉强可以抵挡风寒的小木屋来。虽然这木屋并不豪华,但对于背井离乡的人来说,却是犹如梦幻一般的存在。这个早早就飘起了白雪的冬天,他们就将在这木屋里度过。
因县内的人口大幅度增加,所以城里酒馆食店的生意也就比前些年头要好上许多,尤其是那些小本经营,作些个馒头小吃的更是如此。虽说由北方逃离而来的人,大都是穷苦之辈,但在这儿安定下来,将一些东西变卖之后还是有些余钱的。他们当然会在长途跋涉以后,犒劳犒劳自己的肚皮了。反正那些小吃店的东西并不贵。彼此之间都是百姓么,一碗热乎乎的浓汤面将就着收个几文钱也就吧。
只要能保本,那些小店的老板们也大都不愿多赚。毕竟前几年黄巾乱起的时候,他们也尝受过乱世的苦楚。在将心比心之下,他们还是颇为同情那些流民的。小地方嘛,人心大都还是淳朴善良的。
因为不是郡的治所,夏丘的城池也就只有一般的规模。四向里高三丈长三里的城墙,将城池围做一个正方形。一条南北朝向的大道与一条东西走向的在城池正中的县衙处相交将整个城池分做 惊呼对等的四块。之后,与大道平行的街在城池里笔直划开,将城池的格局变做了如棋盘一般的工整。
这正是中国古代最标准的城市布局。本来依照朝廷对四民等级的划分,城里的店铺是只能开在城中专门规划出的市里。但由于长期城市发展的需要,除了国都以外的地方大都不再理会这样的规定了。虽然城池里的市依旧是商铺店面最集中的地方,但在市以外的地方,凡作为两条官路交接的十字口出,也渐渐的成为商铺开市的所在。
夏丘城南北大街的北段,在靠近城门的地方也有一条街与大道相交。因为临近城门的缘故,每天从这儿经过的人很多,所以开在这个地方酒馆——泗水居就成了一个热闹的地方。
这是一座高三层的小型庄院。分前中后三进,后进自然主人家生活的所在,中进则有二十间两靠对立的厢房,那是作为客房使用的,而前进则是经营饮食的场所。
泗水居是六年前开业的,老板是一个女子。她似乎是一位寡妇,有一位年幼的女儿和几位烧得一手好菜的使女。靠着使女的帮忙和不知是夫家还是娘家留下来钱财在这里购了一块地皮,起了这么一栋泗水居。她的夫家似乎姓李,街坊邻居们与她混熟了,大都以李夫人来称呼她。她是一个相当有气质的女子。
泗水居在夏丘城里绝对是排名第一的酒楼。它那三层四丈规格在夏丘城也是绝无仅有的。酒楼的第一层面向大众,经营的大都是一些小吃包点之类;酒楼的第二层则针对档次稍高的一些本地居民或是从外地来的行商,有了酒水和盘菜;酒楼的三层则是雅阁包厢的所在,其酒水和菜金都是下边的数倍,招待的都是一些极有钱的富商和下坯而来官员等等。
李夫人并非一位甩手掌柜。对于自己建起来的这家泗水居,她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了泗水居这上上下下几十号人的生活,她可是里里外外不断忙碌着。终于凭借其自身的努力,将这泗水居的名声于这夏丘城中打了起来。这对一位男子而言或许还算不上什么功绩,但对一位从洛阳流落而来的弱质女流而言,却是十分难得的了。当时汉朝因为受到儒家思潮的影响,大都是看不起女性的。这一点,在这可以算得上是乡下的小地方也没有任何改变。
凡事有得便有失。当身为母亲的李夫人为她的事业上而努力的同时,她对自己女儿的管教自然无法故得到周全了。这位名为李铛的小姑娘不知从什么时候认识了周围几个野小子,便胡乱的跟 着他们疯起来。除了上树掏鸟窝和脱了衣服下河游泳的事情,她因为体弱的缘故做不来以外,其他凡举男孩子喜欢的棍棒、弹弓等物,她也无不精通。因为没有人会去约束她,她甚至时常和 那些个小子们去城外的野地里玩泥巴。每次都弄得全身脏兮兮的。于她母亲那“挣钱夫人”的名声响彻县城一般,她李铛这个“疯丫头”名号也是四下邻里都知晓的。
冬日的午后,太阳暖洋洋的照射着大地,让人觉得很舒服,很有些昏睡得感觉。在这样的日头下,除了非得为生活的忙碌而四处奔跑的人外,其他凡是有些空闲的,大都想在这样的时候好好 的休息一番。毕竟这也是一种享受嘛。
然而这样的天气对于从来都有着旺盛精力的小孩子们而言却始终是一个可以疯狂玩耍的时候。不很冷,也不是很热,正是一个适合出门的时候。
因为与铛儿混熟了,几位从泗水居后边的民屋里溜出来的小鬼,便悄悄的潜到了泗水居的后院。其中一个年纪稍大一些的男孩,从自己的怀中抽出一个从河边拾来的贝螺径自吹奏起来。虽然 这小鬼才十岁,但吹起这贝螺来却显得经验老到中气十足。他当然不是就这样吹着好玩的。这只是一个暗号,一个他与里头的铛儿互相约定出去玩耍的暗号。
等待自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尤其对急着出去玩耍的小鬼而言。漫长的等待简直是要他的命了。在百无聊奈之下,他只是一个劲的吹着手中号螺,将那声音越吹越响,一点也不顾忌这样的举动实在会招惹到其他人的反感。
终于,泗水居的后门“吱呀”的一下拉开了,露出一条细缝。一个理着冲天发辩的漂亮七八岁小女孩从门缝里小心翼翼的溜了出来。只见她穿的十分整齐,上面是一件红色小红棉袄,下面是外加一条青色的棉裤,脚上套着一双鲤鱼模样的棉靴,头上还带了一顶带着护耳的棉帽,将她整个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只留下带着两陀红晕的白皙脸蛋对着自己的玩伴。她似乎被那男孩的螺号声催的有些厌烦,刚一走到这群孩子的中间,便微微的皱了皱脸上那细细的柳眉,瞪大了水灵灵的眼睛,轻轻的翻动两片小巧的红菱嘴儿,低声而又尖锐的问道:“臭德儿,你叫鬼啊。吹暗号,也不要吹的那么急,那么响嘛。倒把我阿娘的客栈搅得鸡犬不宁了。”
“嘿嘿!”孩子当中年纪最大的德儿只是一个劲的在那儿憨笑。他虽然天不怕地不怕的,可在眼前这位只有一番大姐头风度的铛儿面前,却也只落了一个唯唯而已。他很是喜欢铛儿,所以对 于铛儿所说的一切,他都是相当遵从的。故此刻对于铛儿发向自己的不满,也只有傻然以对了。他对此并没有任何的尴尬,想来似乎已经做惯了。
看着德儿装傻,铛儿翻了翻白眼,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不在理会于他,转而询问德儿旁边的另外一个孩子:“大牛,你说我们今天该上哪玩呢?”
大头大脑的大牛当然回答不了这个问话,生性有些憨直的他平素都是以德儿为首是瞻的。今天的活动,他同样是被德儿神秘兮兮的叫过来,说是有能够发财的好事儿。至于那好事,究竟是什么德尔还没有告诉他。故此刻,他听铛儿问自己,也只是傻傻的摇了摇,直白的说道:“是德老大叫我们过来的。”
德老大,指得也是德儿。因为他在这群孩子里,年纪是最大的,打架也是最强,所以小鬼们都视他为头,自然冠以“老大”的名号而不称其他。
当然这里称呼“德老大”的人要排除掉铛儿。她都是直接以小名来称呼德儿的,而德儿自己也愿意铛儿以这样直接的称呼来叫唤自己。这个人小鬼大的家伙,不知道从哪里得知:“这样的称呼实际上是一种亲近的表现。”德儿自然很喜欢铛儿与他亲近了。
“哦?德儿……!?”铛儿拉长了声音,眼睛直勾勾的对着德儿:“快把事情给我说清楚。”
“别急,别急!”面对铛儿那柳眉倒竖的威胁,德儿连忙摆起手:“我们打算待会去外面拣点东西。这可是要胆子大的人才能做的哦!”
“什么意思?”铛儿连忙追问道。对于德儿所说的事情,非但铛儿是一脸的好奇,就连德儿周边的那些“手下”们也纷纷露出注意的神情。
“你们听说过外面的死人嘛?”德儿见大家的注意力都摆在了自己的身上,不禁有几分得意起来,赶忙说出自己所知道的:“那些可都是北边来的人。虽说其中有很多可能是没有什么油水的 ,但也有可能淘到一些好货。听说南街的‘扒皮周’还在里面翻出过银镯子呢。足足有五钱重哦。够买许多好玩的了。那小子拼命的在我面前炫耀着。闹得我怪没有面子。我可不打算输给他 ,再说有福同享了,有可能弄到好东西的事情,我怎么也不会拉下你们的。”
“可是那外边都是死人唉……!”听这么一说铛儿倒是有些犹豫了。死人对他们这些小鬼来说总是可怕的。虽然银子的诱惑让德儿这些穷苦人家暂时忘记了死人的可怕,但并不缺钱的铛儿却 心里不禁有些惶惶。
“怎么,你怕了?”德儿斜眼瞄着她。与铛儿相处了这么些年,德儿多少也知道些铛儿的脾气。他明白她是最不愿被人瞧不起的,很容易被别人故意鄙视的话所激。
果然,当德儿的这话一出口,铛儿的脸色便有些变了。她气愤的涨红起来,略略的提高自己的声音尖声否认道:“谁说我怕了,不就是在死人身上找一些东西嘛。区区小事而已,李大小姐我 怎么会被这样的小事给难住呢。”说着,铛儿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确实有那么大胆,她便再也不理会那几个窃窃偷笑的小子,径自往城北的大街上走去。那里是通向北门的地方。
“等等啊!”一群小子大呼着奔上前去,追上了铛儿。
夏丘城出城两里便是睢河。虽然北方的流民大量的涌入已经占据了河滨到城门口之间的大部分空地,但还是有不少适合耕种的地方是荒芜的。原来自然生长在那上头的野草已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完全枯萎了,被人放了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因为这里是适合耕种的,所以没有人会把房屋建在上头。在多了这么多人口之后,大家伙们总得考虑一下明年的生活问题。现在还空着的这些地方,便是为了明年的开垦而准备的。
当然,这些荒地在这个冬天还用不上,所以便临时被用来停放流民的尸体了。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几乎每天都有人死亡。不是被冻死的就是被饿死的。这其中有很多是那些所谓的老弱之人 。
虽说徐州牧陶谦曾下令各地官员大力资助这些南下的流民,也着实拨了好一笔赈济款和粮食,然而这些东西看上去数目巨大,但一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却又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像夏丘这 样的地方,免费的粥食也只能供应一人一天一碗而已。即使是身体健壮的青年之辈也只能吃上一个半饱,更何况那些特别需要食物的老弱者呢。
于是,这些人的死亡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于是,他们的尸体便被遗弃在这这处空地之上。等待专人进行半个月一次的焚烧,然后再进行埋葬。毕竟死的人太多,又没有家人处理。衙门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给他们一一找好墓穴的。统一的焚烧,然后在将骨灰埋葬起来,这样所耗费的功夫和地盘都是最少的。处理这样的事情,则是由一群有诚信的人进行。他们大都是汉朝最早期的浮屠信仰者,即佛教徒。
今天是十一月二十一日,离月底焚烧尸体还有些时日。空地上自然堆满了尸体。这其中以年老者,幼小者,女者的尸体居多。它们中的有些已经放置了好几天了。虽然因为天气冷的缘故,一 时半会还没有腐烂,但在这儿的空气中,已隐隐有了些许尸臭味。
人死如灯灭。虽然中国人素有敬重死者尸体的习惯,但那只是在一般的时候而言。对于那些北方来的流民而言,其自身已经不晓得究竟能不能获得过下一日了,故而也就不太注意这样的事情 。从这些死者中淘得些许好处,已是他们找到活下去所需得另一种手段。
站立在满是尸体的空地上,望着那些在众多尸体之间穿梭的身影,铛儿众人一下子被震撼住了。幼小的他们读得都是那些“人之初,性本善”之类的东西,也十分的确信,这个世界对他们来 说是美好的,但曾经所知的一切却在眼前的残酷面前如美丽的泡沫一般被戳破了。孩子们以为这些在这里头搜索的大人,和他们想得的一样只是像捞一些偶尔的贵重之物罢了,却不想这些大 人挥舞着不知从哪里找来的刀片竟连尸体上的肉都想拿去。
寒光在这一具具尸体上滑过,红红的肉离开白色的骨而去了,被搜刮之人纳入自己的怀中。看到自己又找到一块满意的“货色”,那些本就是骨瘦如柴的家伙们陡然如出一个阴险的笑容。那 就如一句黑色的骷髅露出自己的牙齿一般。可怕的紧了。
“逃啊……!”脚一直打着寒战的小鬼们终于发出这么一声高寒连忙慌不折路的踉跄而去。他们不敢再面对这样残酷的地狱之景了。
当下跑得最快的是德儿,毕竟他是这里最强的。跑在第二位的是大牛,他也是一个分外有气力的人。而可爱的铛儿则因为女孩子力气偏小的缘故,渐渐的被他们甩开了,拉出了距离。
“你们等等我呀……!”铛儿大声的叫唤则前面的。忽然脚下似乎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摔倒在下去。眼睁睁的看着德儿等人越跑越远起来。
“你们……不要跑嘛!不要丢下我啊!铛儿怕呵!”恐惧,伤心,被遗弃的感觉一下子涌上了铛儿的心头,她的眼睛渐渐的被泪水迷茫了。她哭了起来,,一屁股坐在摔倒的地方伤心着。
这时,突然一个莫名的声音在她身子的下方想起,将还在哭泣的她吓了一跳:“小妹妹,你要哭,也请挪挪位置好吗?不要坐在我的肚皮上啊。”
“呃?咽……,哪里来的声音?”铛儿被下了一跳,连忙站起生来。她这才发现,刚刚绊倒自己的却是一个比德儿还要大些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