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外放端州(2)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百事中文网 www.bskzw.com,最快更新公孙策与包拯最新章节!
待那太监退下,皇帝对包拯微微一笑,“包拯,这次的案子你办的很好。”
包拯闻言,拱手恭敬道,“草民谢皇上夸奖。”
皇帝被包拯这么坦诚的回话给哽住了,这人……还真是不客气,一般人被皇帝这么称赞,不都得谦虚几句吗?这包拯却应承了下来,是他狂妄自大?还是他耿直不懂得变通虚应?
皇帝直直的盯着包拯,见包拯面容严肃,不苟言笑,目光透澈,并无半点浮夸神色,皇帝心头满意了,这包拯果然是个耿直的连官场如何应对都那么死板不变通的人。
于是皇帝温和一笑,说道,“本来朕的意思是让你顶了开封府的缺,但你资历尚无,且欠缺磨练,等旨意下达,你就去端州历练一年吧。”
包拯心头一个咯噔,顶开封府的缺?去端州?
原来他的前程早就已经被定下了吗?包拯心头一沉,但面上却是诚惶诚恐的应下,“草民谢皇上恩典!”
皇帝满意的看着包拯一副诚惶诚恐,感恩戴德的模样,心头想着,一年后无论如何也得将包拯拉到开封府!
于是,皇帝又很是温和的和包拯聊聊了读书的一些心得,说了说书法,待时日不早了,才让包拯离开。
而包拯一走出那偏僻的小巷,便拉着白玉堂朝城门快步走去。
在小巷里等得很无聊,无聊的都开始打起盹来的白玉堂,一见包拯,还来不及询问情况,就被包拯拉着走了。
白玉堂茫然的看着前头快步而行的包拯,心头不解,这包大哥是怎么了?
******
而此时的灵光寺门口,公孙策坐在台阶上,盯着前方,怎么包拯还没到?殿试的时间早就过了……莫非是路上遇到什么事情耽搁了?
公孙策正心生不安的时候,一旁的展昭突然跳了起来,急急说道,“公孙大哥!包大哥和小白回来了!”
公孙策忙站起,定睛一看,前方渐渐的出现两条人影,走在最前的一个不就是包拯吗?
公孙策不由嘴角弯起,心头松了口气,看来是路上有事耽搁了,平安无事就好……
而包拯匆匆快步赶来,心头沉闷,也是怕让公孙策久等了,可没想,还没有走到灵光寺门口,就见那温雅而立的身影,正对着自己浅笑,包拯的脚步不由一顿,心头渐渐的被一阵暖意所包围,于是,脚步不由的再次加快,几乎算是小跑了。
可匆匆的赶到那人跟前,包拯却是突然的语塞了,盯着公孙策脸上的浅淡笑容,半晌,才低声的开口说道,“怎么不多加件衣服?”
傍晚的山风可是凉得很。
“没事,我里头有多穿一件,不冷。”公孙策笑着说道。
他习惯了包拯这时不时的对他的念叨,正如上辈子的最后,包拯包大人会突然的叫厨房给他送甜汤,给他送些补品,嘱咐下头的人不许在半夜三更打扰公孙先生,有急事一律向他汇报……这是包拯关心他的方式。
——他很喜欢这种不动声色的悄悄的只藏于行动中的关心……
包拯微微皱眉,伸手拉过公孙策的手,这么一拉,心头松了些,虽然有些凉,却不会很冰。
于是,包拯转头对展昭和白玉堂嘱咐了几句,就拉着公孙策大步朝灵光寺的后院走去。
一路上,公孙策看着包拯的侧脸,神情有些严峻,双眉微微紧皱着,公孙策心头暗暗猜测着,莫非是有什么棘手的案子让包拯发愁了?
待用了素斋,进了厢房,公孙策才轻声开口问道,“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包拯坐在椅子上,正欲端起茶碗的手一顿,抬头看向公孙策,见公孙策神情里关切,心头一动,外放端州,是皇上给他的恩典,这次殿试,包拯自己清楚,三甲肯定无望了,而他本来就对三甲不敢兴趣,进士有名就好。
他进京的目标就是外放地方为官,所以,只要进士有名,再加上八贤王的人脉,再加上这次的破案,他知道,谋划地方父母官的目标肯定能够实现了。
——但,公孙策……
公孙策可会跟着他前往端州?而如果公孙策不愿,他又该怎么做?
盯着公孙策,包拯缓缓站起,低沉的透着莫名意味的声音慢慢说道,“公孙策,和我一起去端州。”
非常平静的语气,但却透着不容拒绝。
公孙策一愣,咦?端州?!
上辈子,包拯并未去过端州,上辈子的案子可以说是以悲剧告终,失去了女婿的庞太师对包拯穷追猛打,无奈,包拯和自己只好回了庐州,后来是因为八贤王牵扯进了一桩谋杀案,才再度返还京都,但也没有接受过任何官职,直至天芒案几年后,在八贤王的协助下,包拯才回了京都,就任开封一职。
怎么……这辈子就冒出个端州来了?
包拯紧盯着公孙策,见公孙策只是怔愣着,以为他是在犹豫,包拯便大步向前,一把握住公孙策的手腕,沉声道,“公孙策!和我一起去端州!”
“哦?好啊!”公孙策回过神,下意识了就应了下来。
包拯先是一怔,似乎有些难以相信,但随即就迅疾开口,语速略微加快的说道,“那等旨意下达,我们就马上去端州!”
公孙策微微点头,嗯,好。去地方赴任也不错,对包拯来说,无根无基的,虽然有八贤王帮衬着,但到底不如那些权阀世家,上辈子,包拯在开封府这个地方经营得极为辛苦。
包拯见公孙策点头,心头松了口气,顺势拉着公孙策在椅子上坐下。
“包拯,外放端州到底是怎么回事?”公孙策坐下后,就疑惑问道。
包拯先是苦笑了一声,后平静的将自己在面圣的事情详细说了一番。
公孙策怔了怔,有些了然的点头,怕是皇帝想要自己的力量了吧,所以就来拉拢包拯了?
“如今,庞太师和八贤王成势均力敌之势,只怕将来也会如此,而皇上,虽是明君,却不够心狠,只怕朝中局势不会有太大改变。但皇上现在年轻,想独霸乾纲,便要拉拢清流,想来,我是被皇上看中了。”包拯平静的说着。
公孙策闻言,不由侧头看向包拯。
外人都道包拯耿直不懂得拐弯,实则,看得最清楚的人却是包拯。
皇上拉拢无党派的清流,其目的无非就是要培植属于自己的力量,而包拯便是最适宜的一个人,因为包拯耿直,因为包拯家世清白,和八贤王也不过是破案结的缘,且,包拯的脾气执拗,固执,因此这样的包拯容易控制,上辈子,皇上就是借助了包拯这把刀,一面肃清朝廷里的迂腐之风,一面巧妙的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局,一面潜移默化的销蚀着八贤王和庞太师的力量!
但这些……却是后来随着天芒现,随着包拯入住开封府,他慢慢的一点点的看出来的。
却没想,原来这个时候的包拯早就注意到了……
“那,你打算如何?”公孙策低声问道。
是想跟上辈子一样,借着皇上的势,惩恶扬善,为百姓伸冤?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若来了调令,我就去端州做我的父母官。”包拯淡淡说着,看着公孙策,眼里却是透出笑意,只要有这人在他身侧,他又有何所忧?
就这样?公孙策盯着包拯,见这人眼里藏笑,眉眼间似乎胸有成竹的样子,便也不再多问,只是认真的计划起外放端州的事宜来。
待那太监退下,皇帝对包拯微微一笑,“包拯,这次的案子你办的很好。”
包拯闻言,拱手恭敬道,“草民谢皇上夸奖。”
皇帝被包拯这么坦诚的回话给哽住了,这人……还真是不客气,一般人被皇帝这么称赞,不都得谦虚几句吗?这包拯却应承了下来,是他狂妄自大?还是他耿直不懂得变通虚应?
皇帝直直的盯着包拯,见包拯面容严肃,不苟言笑,目光透澈,并无半点浮夸神色,皇帝心头满意了,这包拯果然是个耿直的连官场如何应对都那么死板不变通的人。
于是皇帝温和一笑,说道,“本来朕的意思是让你顶了开封府的缺,但你资历尚无,且欠缺磨练,等旨意下达,你就去端州历练一年吧。”
包拯心头一个咯噔,顶开封府的缺?去端州?
原来他的前程早就已经被定下了吗?包拯心头一沉,但面上却是诚惶诚恐的应下,“草民谢皇上恩典!”
皇帝满意的看着包拯一副诚惶诚恐,感恩戴德的模样,心头想着,一年后无论如何也得将包拯拉到开封府!
于是,皇帝又很是温和的和包拯聊聊了读书的一些心得,说了说书法,待时日不早了,才让包拯离开。
而包拯一走出那偏僻的小巷,便拉着白玉堂朝城门快步走去。
在小巷里等得很无聊,无聊的都开始打起盹来的白玉堂,一见包拯,还来不及询问情况,就被包拯拉着走了。
白玉堂茫然的看着前头快步而行的包拯,心头不解,这包大哥是怎么了?
******
而此时的灵光寺门口,公孙策坐在台阶上,盯着前方,怎么包拯还没到?殿试的时间早就过了……莫非是路上遇到什么事情耽搁了?
公孙策正心生不安的时候,一旁的展昭突然跳了起来,急急说道,“公孙大哥!包大哥和小白回来了!”
公孙策忙站起,定睛一看,前方渐渐的出现两条人影,走在最前的一个不就是包拯吗?
公孙策不由嘴角弯起,心头松了口气,看来是路上有事耽搁了,平安无事就好……
而包拯匆匆快步赶来,心头沉闷,也是怕让公孙策久等了,可没想,还没有走到灵光寺门口,就见那温雅而立的身影,正对着自己浅笑,包拯的脚步不由一顿,心头渐渐的被一阵暖意所包围,于是,脚步不由的再次加快,几乎算是小跑了。
可匆匆的赶到那人跟前,包拯却是突然的语塞了,盯着公孙策脸上的浅淡笑容,半晌,才低声的开口说道,“怎么不多加件衣服?”
傍晚的山风可是凉得很。
“没事,我里头有多穿一件,不冷。”公孙策笑着说道。
他习惯了包拯这时不时的对他的念叨,正如上辈子的最后,包拯包大人会突然的叫厨房给他送甜汤,给他送些补品,嘱咐下头的人不许在半夜三更打扰公孙先生,有急事一律向他汇报……这是包拯关心他的方式。
——他很喜欢这种不动声色的悄悄的只藏于行动中的关心……
包拯微微皱眉,伸手拉过公孙策的手,这么一拉,心头松了些,虽然有些凉,却不会很冰。
于是,包拯转头对展昭和白玉堂嘱咐了几句,就拉着公孙策大步朝灵光寺的后院走去。
一路上,公孙策看着包拯的侧脸,神情有些严峻,双眉微微紧皱着,公孙策心头暗暗猜测着,莫非是有什么棘手的案子让包拯发愁了?
待用了素斋,进了厢房,公孙策才轻声开口问道,“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包拯坐在椅子上,正欲端起茶碗的手一顿,抬头看向公孙策,见公孙策神情里关切,心头一动,外放端州,是皇上给他的恩典,这次殿试,包拯自己清楚,三甲肯定无望了,而他本来就对三甲不敢兴趣,进士有名就好。
他进京的目标就是外放地方为官,所以,只要进士有名,再加上八贤王的人脉,再加上这次的破案,他知道,谋划地方父母官的目标肯定能够实现了。
——但,公孙策……
公孙策可会跟着他前往端州?而如果公孙策不愿,他又该怎么做?
盯着公孙策,包拯缓缓站起,低沉的透着莫名意味的声音慢慢说道,“公孙策,和我一起去端州。”
非常平静的语气,但却透着不容拒绝。
公孙策一愣,咦?端州?!
上辈子,包拯并未去过端州,上辈子的案子可以说是以悲剧告终,失去了女婿的庞太师对包拯穷追猛打,无奈,包拯和自己只好回了庐州,后来是因为八贤王牵扯进了一桩谋杀案,才再度返还京都,但也没有接受过任何官职,直至天芒案几年后,在八贤王的协助下,包拯才回了京都,就任开封一职。
怎么……这辈子就冒出个端州来了?
包拯紧盯着公孙策,见公孙策只是怔愣着,以为他是在犹豫,包拯便大步向前,一把握住公孙策的手腕,沉声道,“公孙策!和我一起去端州!”
“哦?好啊!”公孙策回过神,下意识了就应了下来。
包拯先是一怔,似乎有些难以相信,但随即就迅疾开口,语速略微加快的说道,“那等旨意下达,我们就马上去端州!”
公孙策微微点头,嗯,好。去地方赴任也不错,对包拯来说,无根无基的,虽然有八贤王帮衬着,但到底不如那些权阀世家,上辈子,包拯在开封府这个地方经营得极为辛苦。
包拯见公孙策点头,心头松了口气,顺势拉着公孙策在椅子上坐下。
“包拯,外放端州到底是怎么回事?”公孙策坐下后,就疑惑问道。
包拯先是苦笑了一声,后平静的将自己在面圣的事情详细说了一番。
公孙策怔了怔,有些了然的点头,怕是皇帝想要自己的力量了吧,所以就来拉拢包拯了?
“如今,庞太师和八贤王成势均力敌之势,只怕将来也会如此,而皇上,虽是明君,却不够心狠,只怕朝中局势不会有太大改变。但皇上现在年轻,想独霸乾纲,便要拉拢清流,想来,我是被皇上看中了。”包拯平静的说着。
公孙策闻言,不由侧头看向包拯。
外人都道包拯耿直不懂得拐弯,实则,看得最清楚的人却是包拯。
皇上拉拢无党派的清流,其目的无非就是要培植属于自己的力量,而包拯便是最适宜的一个人,因为包拯耿直,因为包拯家世清白,和八贤王也不过是破案结的缘,且,包拯的脾气执拗,固执,因此这样的包拯容易控制,上辈子,皇上就是借助了包拯这把刀,一面肃清朝廷里的迂腐之风,一面巧妙的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局,一面潜移默化的销蚀着八贤王和庞太师的力量!
但这些……却是后来随着天芒现,随着包拯入住开封府,他慢慢的一点点的看出来的。
却没想,原来这个时候的包拯早就注意到了……
“那,你打算如何?”公孙策低声问道。
是想跟上辈子一样,借着皇上的势,惩恶扬善,为百姓伸冤?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若来了调令,我就去端州做我的父母官。”包拯淡淡说着,看着公孙策,眼里却是透出笑意,只要有这人在他身侧,他又有何所忧?
就这样?公孙策盯着包拯,见这人眼里藏笑,眉眼间似乎胸有成竹的样子,便也不再多问,只是认真的计划起外放端州的事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