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忧心
推荐阅读: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一念永恒
百事中文网 www.bskzw.com,最快更新潇潇雨歇最新章节!
“这……”刘弘基闹了一个红脸。
刘弘基并没听出唐瑛话中真正的含义,但李世民、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却听明白了,唐瑛是在表达对秦王府不曾收敛实力的不满。李世民眉头轻轻一皱,看了看唐瑛,想说什么又没说出口,只是轻轻叹了一声。长孙无忌则是用不满的目光看看唐瑛,就把目光转向别处了。
倒是房玄龄微微红了脸,转过眼神,不敢去看唐瑛。这段时间,秦王府很多事情做的都很强势,拉拢人才更是不惜余力,他都觉得太张扬了些。可惜,秦王不这么想,也不想韬光养晦,他也无奈呀!
唐瑛环视了一下屋里人,又追了一句:“水满则溢的道理,想必不需要我来解释了。”
“咳。”李世民咳了一声,赶紧把话题拉回来:“唐瑛,你从父皇那来,可是父皇说了什么?”
唐瑛摇摇头:“恰恰相反,陛下压根没提出兵人选。唉,事有反常,陛下越是回避这个问题,越说明有问题了。”
李世民啊了一声,想了一下,也是面沉如水了:“嗯?难道这一仗,父皇有可能让李孝恭统兵出征?否则怎么会留他在长安,而放下江南不管?”
唐瑛皱眉头想了一会儿,摇头了:“秦王,陛下对我说,河北战局要打,突厥那边更要防范。”
唐瑛这一说,房玄龄想起一事:“秦王,唐瑛提醒的对,昨日在大殿上议论军情时,陛下提到了河西突厥进犯,眼光似有意无意地看向了西安王(李孝恭),而在提到刘黑闼时,眼光又久久放在你身上。莫非还在考虑两线作战的问题?”
房玄龄这样一说,刘弘基点头了:“刘黑闼再次起兵,连结突厥,可谓气势汹汹,短短三个月,就将原来的地盘全部收回,河北山东之势比上一次更为危急,高开道也公然入侵晋州,策应刘黑闼之举很明显了。不过,我还是认为,这种情况下,除却秦王,谁还能力挽狂澜?”
刘弘基的分析,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特别是尉迟恭等武将,在他们眼里,这样的战争,也只有李世民带领他们去打才能打胜,他们也都迫切渴望在河北战场上再立新功。
“秦王,带着咱们再干一场,这次一定要生擒刘黑闼,宰了他,为罗小子报仇。”大嗓门嚷嚷的只有程咬金。
秦琼拽了程咬金一把,自己却笑着对李世民说:“秦王,陛下怕是在等您自荐呢。”
“秦王,下令吧。”侯君集坐在李世民身侧,也在摩拳擦掌。
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却没有这些武将的自信,他们的眉头一直紧锁,既不点头,也不发言。他们比这些人更清楚眼下秦王府面临的困境,皇帝的猜疑日渐增多,此时军权的归属关系太大,怕不是那么好争取的。
唐瑛长叹一声:“秦王,我匆匆过来就是想就这一问题提醒大家。秦王带领大家打仗,的确是无往不利,消灭刘黑闼也应该不在话下。可各位将军,咱大唐可不仅仅只有秦王一个统帅。以往,陛下要让秦王出征,都是很痛快地下旨,可这次却一直在迟疑,圣心难测,大家还是稳重一些为好。”
李世民也皱眉头了,唐瑛说的在理呀,唉,西征突厥回来后,特别是李神通那块土地的事之后,李渊似乎有意识地逐渐疏远他,已经好些日子没有在两仪殿单独召见他,或者让他去说说话了。
前一段时间,李世民还为此检讨一下自己,他也有不对的地方,这些日子,他全身心都投入到文学馆里,每日都和文学馆里的人商讨国家大事,特别是在政治经济上进行了多方位的探讨,他学到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同时,他也努力在百官眼里改变着自己能武不能文的印象。
可是,这一段时间,李世民已经发现,皇帝对他的疏远绝不会是因为他太忙了,忽略了和皇上的父子感情交流,而是他的父皇一直不满他,而且,对他,对天策府的猜疑越来越多,前几天,洛阳那边还有人捎话来说,皇帝内廷的人出现在了洛阳。
想到这些,李世民苦笑一下,看来,唐瑛有些话说的也对,天策府表现的的确太抢眼了,但是,如果不表现出实力来,又怎能吸引别人的目光,怎么能……树立他的形象。李世民想着就有些烦闷,甩了甩头,把这些事情抛开,先顾眼前再说。
河北糜烂到此地步,他的父皇即使对他再不满,也不会发泄在国家大事上吧,河北烽烟烧的太旺盛了,再不去,怕会一发不可收拾。难道……
李世民思考了一会儿,把眼光投向唐瑛:“你刚刚不是说,父皇似乎还是想让本王领兵出征吗?怎么又说圣心难测?”
唐瑛环视了一下在座的各位,方欠身回答:“秦王,我去觐见陛下,陛下跟我聊了很多晋阳起兵前后的事情,并突然间提到了太子以往的战功。”
“太子以往的战功?什么意思?”李世民心里咯噔一下,似乎抓住了什么。
唐瑛叹口气:“陛下回忆起了当初晋阳起兵到打入长安的过程,对臣讲起了很多往事。陛下在讲述这些往事的时候,是将秦王的战功和太子的战功同等看待的。并且,陛下还几次提到了太子在筹措粮草、兵械,安慰地方乡绅、拉拢门阀士族等方面的的功劳。臣记得,陛下对臣说了一句话:太子打仗也不错,现在满朝文武却多不知太子的武功,唉,朕给他的机会太少了。”
“什么……”
惊呼出声的人不止一个。眼下秦王府和太子府之间的明争暗斗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秦王府最大的本钱就是军功,靠军功在朝廷和民间树立起的威信压过了太子府。如今,很多眼亮耳聪的大臣都在密切关注着秦王和太子之争,在斟酌立场问题,秦王府的努力也在这些方面。
可一旦皇帝真让太子率兵去河北,且不说成功与否,就这件事本身传递出来的信息,也足以让那些已经倾向秦王府的臣子们再缩头回去了,几个月的辛苦努力,恐怕就会成为泡影。更可怕的是,太子获胜,那就有了军功,秦王府的优势就……
望着已经变了脸色的房玄龄等人,唐瑛苦笑,她就是明白这其中的厉害关系,才急冲冲地来这里。而此时的唐瑛已经不是两年前一心想帮李世民通过正常途径夺取太子地位的她了,两年中,变化太大,李世民的变化,秦王府的变化,还有她本身的变化。
太子李建成并不是她以前从书本小说里认知李建成,不是那个荒淫无道欺弟败坏人伦的李建成;皇帝李渊不是后世描写的无能君王,不是只能靠李世民一个人得到大唐江山的笨爹。李建成为人的温和,李渊狡猾的智慧,颠覆了唐瑛的认知后,也在改变她的主观思想,唐瑛有时候也在反思,自己先入为主地决定了许多事情,是不是也太心急了。
可是,唐瑛记忆中最深刻的却不是这些历史人物的点点滴滴,而是那辉煌的二十年贞观盛世,那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有浓重色彩的大唐盛世,还有那让万国敬仰的天可汗唐太宗。每每想起这些,唐瑛那有些动摇的心智再次坚定起来。无论怎么说,李世民还是最好的帝王,为了贞观盛世,她也不该放弃对李世民的帮助,虽然,这种帮助也许并不需要。
只是,唐瑛虽然依旧坚定了帮助李世民登上皇位的心,也依旧不曾改变要帮助李世民和平夺权的路线规划,但在内心深处却也悄然发生了一些改变。唐瑛最大的改变,就是力图在帮助李世民夺权的同时,还能保下李建成的命。
唐瑛帮助李世民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力制止玄武门事件,制止这场兄弟间的残杀。如果说唐瑛以前想制止玄武门事件发生的出发点仅仅是不想让李世民再背上杀兄灭弟恶名的话,现在唐瑛想的却是:李建成不该死。
只是,太子与秦王之争已经开始了,在事态还没有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之前,还是尽力不要让矛盾凸现出来,只要公开的脸皮还没有撕破,一切都还来得及改变。抱着这样的想法,面对李建成可能率军出征的情况,唐瑛想的不是制止,而是如何将这件不利于秦王府的坏事往好的方面引导。
眼下,秦王府众人的惊愕和恐惧感让唐瑛再次确定了自己的想法。她的目光紧紧地锁在李世民的脸上,望着这张瞬间苍白的脸色,唐瑛缓缓地说出了让众人都想不到的话。
“秦王,你现在只有两个选择:一,马上进宫去找皇帝,自荐出征;二,坐观其变,无论陛下的选择是什么,都不要发表意见。一旦太子挂帅,请先去表达忠诚,并且,请秦王告诉太子,天策府众将都可听从太子的号令奔赴战场。”(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这……”刘弘基闹了一个红脸。
刘弘基并没听出唐瑛话中真正的含义,但李世民、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却听明白了,唐瑛是在表达对秦王府不曾收敛实力的不满。李世民眉头轻轻一皱,看了看唐瑛,想说什么又没说出口,只是轻轻叹了一声。长孙无忌则是用不满的目光看看唐瑛,就把目光转向别处了。
倒是房玄龄微微红了脸,转过眼神,不敢去看唐瑛。这段时间,秦王府很多事情做的都很强势,拉拢人才更是不惜余力,他都觉得太张扬了些。可惜,秦王不这么想,也不想韬光养晦,他也无奈呀!
唐瑛环视了一下屋里人,又追了一句:“水满则溢的道理,想必不需要我来解释了。”
“咳。”李世民咳了一声,赶紧把话题拉回来:“唐瑛,你从父皇那来,可是父皇说了什么?”
唐瑛摇摇头:“恰恰相反,陛下压根没提出兵人选。唉,事有反常,陛下越是回避这个问题,越说明有问题了。”
李世民啊了一声,想了一下,也是面沉如水了:“嗯?难道这一仗,父皇有可能让李孝恭统兵出征?否则怎么会留他在长安,而放下江南不管?”
唐瑛皱眉头想了一会儿,摇头了:“秦王,陛下对我说,河北战局要打,突厥那边更要防范。”
唐瑛这一说,房玄龄想起一事:“秦王,唐瑛提醒的对,昨日在大殿上议论军情时,陛下提到了河西突厥进犯,眼光似有意无意地看向了西安王(李孝恭),而在提到刘黑闼时,眼光又久久放在你身上。莫非还在考虑两线作战的问题?”
房玄龄这样一说,刘弘基点头了:“刘黑闼再次起兵,连结突厥,可谓气势汹汹,短短三个月,就将原来的地盘全部收回,河北山东之势比上一次更为危急,高开道也公然入侵晋州,策应刘黑闼之举很明显了。不过,我还是认为,这种情况下,除却秦王,谁还能力挽狂澜?”
刘弘基的分析,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特别是尉迟恭等武将,在他们眼里,这样的战争,也只有李世民带领他们去打才能打胜,他们也都迫切渴望在河北战场上再立新功。
“秦王,带着咱们再干一场,这次一定要生擒刘黑闼,宰了他,为罗小子报仇。”大嗓门嚷嚷的只有程咬金。
秦琼拽了程咬金一把,自己却笑着对李世民说:“秦王,陛下怕是在等您自荐呢。”
“秦王,下令吧。”侯君集坐在李世民身侧,也在摩拳擦掌。
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却没有这些武将的自信,他们的眉头一直紧锁,既不点头,也不发言。他们比这些人更清楚眼下秦王府面临的困境,皇帝的猜疑日渐增多,此时军权的归属关系太大,怕不是那么好争取的。
唐瑛长叹一声:“秦王,我匆匆过来就是想就这一问题提醒大家。秦王带领大家打仗,的确是无往不利,消灭刘黑闼也应该不在话下。可各位将军,咱大唐可不仅仅只有秦王一个统帅。以往,陛下要让秦王出征,都是很痛快地下旨,可这次却一直在迟疑,圣心难测,大家还是稳重一些为好。”
李世民也皱眉头了,唐瑛说的在理呀,唉,西征突厥回来后,特别是李神通那块土地的事之后,李渊似乎有意识地逐渐疏远他,已经好些日子没有在两仪殿单独召见他,或者让他去说说话了。
前一段时间,李世民还为此检讨一下自己,他也有不对的地方,这些日子,他全身心都投入到文学馆里,每日都和文学馆里的人商讨国家大事,特别是在政治经济上进行了多方位的探讨,他学到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同时,他也努力在百官眼里改变着自己能武不能文的印象。
可是,这一段时间,李世民已经发现,皇帝对他的疏远绝不会是因为他太忙了,忽略了和皇上的父子感情交流,而是他的父皇一直不满他,而且,对他,对天策府的猜疑越来越多,前几天,洛阳那边还有人捎话来说,皇帝内廷的人出现在了洛阳。
想到这些,李世民苦笑一下,看来,唐瑛有些话说的也对,天策府表现的的确太抢眼了,但是,如果不表现出实力来,又怎能吸引别人的目光,怎么能……树立他的形象。李世民想着就有些烦闷,甩了甩头,把这些事情抛开,先顾眼前再说。
河北糜烂到此地步,他的父皇即使对他再不满,也不会发泄在国家大事上吧,河北烽烟烧的太旺盛了,再不去,怕会一发不可收拾。难道……
李世民思考了一会儿,把眼光投向唐瑛:“你刚刚不是说,父皇似乎还是想让本王领兵出征吗?怎么又说圣心难测?”
唐瑛环视了一下在座的各位,方欠身回答:“秦王,我去觐见陛下,陛下跟我聊了很多晋阳起兵前后的事情,并突然间提到了太子以往的战功。”
“太子以往的战功?什么意思?”李世民心里咯噔一下,似乎抓住了什么。
唐瑛叹口气:“陛下回忆起了当初晋阳起兵到打入长安的过程,对臣讲起了很多往事。陛下在讲述这些往事的时候,是将秦王的战功和太子的战功同等看待的。并且,陛下还几次提到了太子在筹措粮草、兵械,安慰地方乡绅、拉拢门阀士族等方面的的功劳。臣记得,陛下对臣说了一句话:太子打仗也不错,现在满朝文武却多不知太子的武功,唉,朕给他的机会太少了。”
“什么……”
惊呼出声的人不止一个。眼下秦王府和太子府之间的明争暗斗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秦王府最大的本钱就是军功,靠军功在朝廷和民间树立起的威信压过了太子府。如今,很多眼亮耳聪的大臣都在密切关注着秦王和太子之争,在斟酌立场问题,秦王府的努力也在这些方面。
可一旦皇帝真让太子率兵去河北,且不说成功与否,就这件事本身传递出来的信息,也足以让那些已经倾向秦王府的臣子们再缩头回去了,几个月的辛苦努力,恐怕就会成为泡影。更可怕的是,太子获胜,那就有了军功,秦王府的优势就……
望着已经变了脸色的房玄龄等人,唐瑛苦笑,她就是明白这其中的厉害关系,才急冲冲地来这里。而此时的唐瑛已经不是两年前一心想帮李世民通过正常途径夺取太子地位的她了,两年中,变化太大,李世民的变化,秦王府的变化,还有她本身的变化。
太子李建成并不是她以前从书本小说里认知李建成,不是那个荒淫无道欺弟败坏人伦的李建成;皇帝李渊不是后世描写的无能君王,不是只能靠李世民一个人得到大唐江山的笨爹。李建成为人的温和,李渊狡猾的智慧,颠覆了唐瑛的认知后,也在改变她的主观思想,唐瑛有时候也在反思,自己先入为主地决定了许多事情,是不是也太心急了。
可是,唐瑛记忆中最深刻的却不是这些历史人物的点点滴滴,而是那辉煌的二十年贞观盛世,那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有浓重色彩的大唐盛世,还有那让万国敬仰的天可汗唐太宗。每每想起这些,唐瑛那有些动摇的心智再次坚定起来。无论怎么说,李世民还是最好的帝王,为了贞观盛世,她也不该放弃对李世民的帮助,虽然,这种帮助也许并不需要。
只是,唐瑛虽然依旧坚定了帮助李世民登上皇位的心,也依旧不曾改变要帮助李世民和平夺权的路线规划,但在内心深处却也悄然发生了一些改变。唐瑛最大的改变,就是力图在帮助李世民夺权的同时,还能保下李建成的命。
唐瑛帮助李世民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力制止玄武门事件,制止这场兄弟间的残杀。如果说唐瑛以前想制止玄武门事件发生的出发点仅仅是不想让李世民再背上杀兄灭弟恶名的话,现在唐瑛想的却是:李建成不该死。
只是,太子与秦王之争已经开始了,在事态还没有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之前,还是尽力不要让矛盾凸现出来,只要公开的脸皮还没有撕破,一切都还来得及改变。抱着这样的想法,面对李建成可能率军出征的情况,唐瑛想的不是制止,而是如何将这件不利于秦王府的坏事往好的方面引导。
眼下,秦王府众人的惊愕和恐惧感让唐瑛再次确定了自己的想法。她的目光紧紧地锁在李世民的脸上,望着这张瞬间苍白的脸色,唐瑛缓缓地说出了让众人都想不到的话。
“秦王,你现在只有两个选择:一,马上进宫去找皇帝,自荐出征;二,坐观其变,无论陛下的选择是什么,都不要发表意见。一旦太子挂帅,请先去表达忠诚,并且,请秦王告诉太子,天策府众将都可听从太子的号令奔赴战场。”(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