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没能力做皇帝,就换人来做!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百事中文网 www.bskzw.com,最快更新刺明最新章节!
第553章没能力做皇帝,就换人来做!
(0553)
“史郎中,请。”
张准看着一脸疲惫的史可法,不动声色的说道。
“都督大人,下官冒昧前来,失礼了。”
史可法语调有些晦涩的行礼说道。
看得出,史可法的心情,比较沉重,显得非常压抑的样子。他的骑术其实不怎么好,慢慢的走路,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为了尽快的见到张准,他骑马从浮山城出发,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来到了栖霞。这样的速度,对于专业的军人来说,问题不大。对于史可法这样的文官来说,就有点难度了。
史可法的心情,是无法不沉重。鞑子要是真的发起第三次入寇,明国的北部,肯定又是一片的烽烟。对于他这样还存有良知,的的确确是忧国忧民的官员来说,鞑子的入寇,绝对是灭顶之灾。史可法痛恨陕西的乱军,痛恨张准的得寸进尺,但是更加痛恨鞑子的烧杀抢掠。
仅仅是从一个有良心的官员的角度出发,他就不能让北国的百姓,再次遭受鞑子的荼毒。前两次鞑子的肆虐,已经将北国的很多地方,都变成了一片废墟。大量的人口和财产损失,对明国的国力,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眼下的北国长城一线,已经没有人居住了。他曾经去过保安州一带,发现那里只有残垣断壁,满天的灰尘,却是看不到丝毫的人影。
更不要说,鞑子的入寇,可能给朝廷造成极大的声望损失了。堂堂天朝上国,居然被鞑子欺负到了这样的地步,实在是令人无语。鞑子的前两次入寇,都给朝廷的声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大家对朝廷的信心,是越来越不足,越来越失望了。朝廷的威严,即使不能说是荡然无存,也已经所乘无几了。皇帝和内阁发出的政令,真正能执行到底的,天知道有多少。
整个大明国,要说谁能够强有力的抗击鞑子,恐怕只有张准统帅的虎贲军了。这是史可法唯一的希望所在。史可法对于张准的反贼身份,非常的头痛,非常的厌恶,却也不得不承认,虎贲军是他见过的最强的军队。虎贲军强在哪里?送到京师的三千九百九十九颗鞑子的首级,足够证明一切。
张准淡然自若的笑了笑,意味深长的说道:“不敢。史郎中是代表朝廷来兴师问罪的,代表的是朝廷的颜面,代表的是天家的威严,怎么说得上冒昧呢?请坐下来说话。”
史可法对张准的说话,唯有苦笑。
代替朝廷来兴师问罪?真是有兴师,真的有问罪吗?如果朝廷真的要兴师问罪,出动的应该是军队,而不是我单枪匹马的跑来。从朝廷的角度出发,史可法觉得将张准千刀万剐,都是完全不为过的。只可惜,朝廷没有这个能力。让自己来向张准兴师问罪,本身就是软弱的表现。
事已至此,无法改变,史可法也只好收拾心情,无奈的说道:“都督大人说笑了,鞑子既然可能发起第三次入寇,我们一众臣民,都应该摒除隔阂,一致对外才是。纵使以前有些误会,也应该一口气抹掉才是。”
张准含笑说道:“诚如史郎中所言,的确如此。”
听到张准的口气松动,史可法才稍稍的松了一口气。他最担心的就是,张准一口回绝。朝廷和张准的关系,明面上是一家,实际上双方都很清楚,矛盾根本没有调和的可能。鞑子的入寇,对张准的影响,暂时还看不到。就算张准完全袖手旁观,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均田令》对朝廷各位官员,还有豪强地主的伤害,甚至在陕西乱军之上。只要张准一天不改变均田令,朝廷就一天不敢放松对他的戒备。张准会放弃均田令吗?看起来根本没有可能。如果放弃了均田令,虎贲军恐怕也要解散了。
史可法义正词严的说道:“这次鞑子南叩,声势浩荡,还请都督大人看在皇上和黎民百姓的份上,全力出击,消灭鞑子,以解救天下。皇上和各位臣工,一定感激不尽。”
张准点点头,轻描淡写的说道:“只要史郎中配合,将大部分的百姓,都救出来,我想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史可法内心里又有些不舒服。他事事都提到皇上,就是希望张准记得,在这个世界上,还有皇帝的存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张准做人不要太嚣张。你就算霸占了两个府的土地,也不过是个小丑罢了。和皇帝比起来,你什么都不是偏偏张准却是事事都不提皇上,好像遗忘了这个人存在。
偏偏史可法明明白白知道张准看不起朝廷,看不起皇上,却也是无可奈何。他一个文官,手无抓鸡之力,身边只有一百多个随从,总不能翻脸和张准动手吧。史郎中的确年轻,的确容易冲动,但也不会做这么没脑子的事情。他的随从,连兵器都没有呢无奈之下,史可法只好晦涩的说道:“不知道都督大人准备如何抗击鞑子?”
张准意味深长的说道:“史郎中,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有什么都直说,你看如何?”
史可法急忙说道:“求之不得也。”
张准点点头,目光熠熠的落在史可法的脸上,凛然说道:“你觉得,一旦鞑子南叩,朝廷会怎么应对?”
史可法沉吟片刻,缓缓的说道:“边关戒严,调集兵力上京勤王。”
张准轻轻的点点头,然后又慢慢的说道:“从哪里调?调多少人?需要多长的时间?需要筹备多少的粮饷?”
史可法顿时有些迟疑,为难的说道:“这个……”
他只是户部的人,对于军务,不是很了解。朝廷要从哪里调集军队,又要调集多少人,他还真的不太清楚。至于需要多少的时间,又需要多少的粮饷,他同样没有计算过。这些都是兵部的职权范围,他是户部的人,和这一摊是完全不挨边的。
忽然发现张准的嘴角,有一丝丝的冷笑,史可法就知道形势有些不妙。这个入京勤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困难,只怕未必能顺利的进行。如果弄巧成拙,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
鞑子第一次入寇的时候,入京勤王的军队,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最终导致山西巡抚耿如杞、山西总兵张鸿功被杀。这一直都是朝廷的一块心病。因为此事以后,各地官员对入京勤王的积极性大减,甚至是阳奉阴违。他们总是寻找各种各样的办法拖延行动,甚至根本是用假情报来敷衍朝廷。
想想也觉得无奈。别人兴冲冲的跑来勤王,却连饭都没有得吃,士兵不得不自己找东西吃。这本来是兵部的责任,最后却怪在了勤王军队的头上。最积极勤王的两个大员,对朝廷最忠心耿耿的两个大员,最后竟然含冤被杀。有这样的先例在,地方大员谁还愿意积极的入京勤王?活得不耐烦了不是?
耿如杞、张鸿功被杀的恶果,在鞑子第二次入寇的时候,表现得淋漓尽致。勤王诏书发出了,各地都表示会积极的派遣军队,上京勤王。当时兵部乐观的估计,从山西、河南、山东、南直隶、湖广、四川等地,可以调集三十万的军队到来京师。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一兵一卒都没有到达京师。
各地大员的报告都非常一致,要么是桥梁被毁,无法通行;要么是道路不通,需要绕路;要么是粮饷不足,需要继续筹措;要么是军中爆发瘟疫,需要处理……林林总总,只要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些全部都是借口。但是,朝廷也拿这些地方大员没办法。所谓法不责众,你总不能将所有的地方大员,都全部裁撤了吧?若非鞑子并没有强攻京师的计划,只怕京师是要有危险的。
根据张准的情报,鞑子的第三次入寇,兵力比前两次都要雄厚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人入京勤王,三大营能否守住京师,还真的是未知数啊就算鞑子强攻不下京师,围困京师几个月,恐怕京师也够呛的。
京师里面,可是有至少六七十万人,光是每天消耗的粮食,就是天文数字。户部掌管钱粮,史可法对京师的粮食储备,是最清楚不过的了。即使实行最严格的粮食控制,恐怕也无法支撑三个月。换言之,三个月以后,即使鞑子不攻城,京师自己也溃灭了。
沉吟片刻,史可法缓缓的说道:“还请都督大人赐教。”
张准点点头,漫不经意的说道:“我是随意的说说,史郎中听过就算。”
史可法自然不会听过就算,下意识的端正身体,凝神细听。
张准当即毫不客气的指点起来。
鞑子一旦南叩,朝廷当然想调集兵力入京勤王。说真的,京师的三大营,未必能够保住京师,如果鞑子真的是穷凶极恶的话。皇帝和内阁,大概也不敢只依靠三大营镇守京师。鞑子第一次入寇,第二次入寇,朝廷都调兵入京勤王,相信第三次也不会例外。
问题是,朝廷从哪里调兵?又能调到多少兵?
目前,朝廷的主要军队,分成两大坨。一坨在辽东,正面抗击鞑子,谁也不敢动。一坨,在中原地区,同样不敢动。朝廷唯一能够调集的,只有山西、山东、河南、南直隶的军队。其中,河南自身糜烂一片,根本没有什么军队可调。南直隶的军队需要保护江南,保护明帝国的财源,同样不可能调的太多。因此,最终勤王军队,还得从山西和山东抽调。然而,山西和山东,又有多少军队可以抽调?
山西本来就处在抗击鞑子的前线,不需要继续增兵已经不错了,哪里还能抽调出兵力增援京师?除非是明帝国不要山西这块地了。须知道,这次伴随建虏南下的,还有大量的蒙古骑兵。鞑子的前两次入寇,都只有蒙古科尔沁等少数部落的骑兵,人数不过两三万人。现在,整个蒙古大草原,所有的蒙古骑兵,都加入到了建虏的行列,成为了建虏的帮凶。全部的蒙古骑兵加起来,最少有十万人以上。
对于蒙古骑兵的作战能力,必须有清楚的认识。
一直以来,蒙古人对于自己的失败,还是有些不甘心的。土木堡之变,还有嘉靖时期的鞑靼围困京师,都是这种不甘心的体现。从战斗力来说,现在的蒙古骑兵,当然不如铁木真、忽必烈时候的蒙古骑兵了。作为一个整体,蒙古人是堕落了。但是,他们毕竟是骑兵,毕竟是游牧民族,在骑射和机动性方面,具有汉人军队无法比拟的优势。
而现在的建虏,正好是处于上升期,无论是各个奴酋,还是内部的激励制度,都是比较出色的。建虏的战斗力,正是建立在这种先进的有效的激励制度之上。他们最大的缺陷,就是人数太少,兵力不足。如果没有蒙古人的存在,建虏的发展速度,肯定要缓慢很多。然而,蒙古人的存在,给了建虏极大的助力。
其实,基层的蒙古骑兵,战斗力还是可以的。蒙古人堕落的最主要原因,是上层完全**了。现在的蒙古王公贵族,没有一个出色的人物,包括林丹汗在内。即使基层的蒙古骑兵很勇敢,蒙古人作为一个整体,已经丧失了抢夺中原的能力。但是,如果由建虏来指挥这些基层的蒙古骑兵,情况就会发生变化。
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以前的蒙古人就是这样。现在,这个很熊的将被换掉了,变成了一头老虎率领的一群狮子,这样的战斗力,还是非常可观的。如果皇太极能够将蒙古八旗完善的和建虏结合起来,就连目前的张准,都不敢轻拭其锋。幸好,皇太极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完全整合蒙古八旗,暂时还无法充分的发挥蒙古骑兵的战斗力。
山西的军队不能动,那只有动山东的了。要是没有棘手的张准存在,山东的确能够抽调一些部队,入京勤王。问题,张准不是在山东龙精虎猛么?朝廷不往山东继续调兵,镇压张准,已经是非常不错了,还指望从山东调兵?真的要将山东交给张准吗?
况且,就算没有张准的存在,山东能调集的军队,也就是三四万人。山东的军队,在明军的战斗序列里面,战斗力只能算是一般,和辽东明军,和山西秦军,肯定是不能相比的。就算是朝廷,对山东军队的战斗力,也不可能有太高的期望。
当然,在最危急的情况下,朝廷可以考虑抽调中原的军队,加入到抗击鞑子的行列。无论是洪承畴,还是卢象升,都属于比较能打的文官。两人麾下都有一支比较能打的家丁队伍。只是那样一来,中原的乱军,又要声势浩大的发展了。现在洪承畴和卢象升合力,好不容易才将陕西乱军的声势压下去,突然调走,陕西乱军肯定要反弹的。天知道会反弹到什么样的程度。
捉襟见肘,拆东墙补西墙,这正是朝廷最痛苦的。在真实的历史上,陕西乱军和鞑子,就好像是心有灵犀似的,每每在一方紧张的时候,另外一方就会发起攻击,迫使朝廷不得不从前线抽调兵力,从而缓解另外一方的窘境。
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崇祯十一年,李自成已经被打得只有几十人,官军只要加把劲,就能够将他吃掉。但是鞑子突然入寇,官军不得不调走,于是李自成成功的度过大劫,从此一路飞升,最终葬送了崇祯王朝。
此外,朝廷的钱粮,始终是非常紧张的。命令其他地方的军队,到来京师协防,没有足够的钱粮,那是绝对不可行的。明知道入京勤王,是要和鞑子交战的,是有生命危险的,因此,在钱粮方面,朝廷要不是拿出双倍的粮饷来,根本不可能刺激勤王军队的士气。
然而,现在的朝廷,能拿得出双倍的粮饷来吗?史可法对于这一点,表示非常的悲观。朝廷的太仓银(国库)每年的收入,只有三四百万两白银,加上崇祯皇帝自己的内帑,也不过是六七百万两白银而已,根本不够开销的。眼下太仓银的数量,恐怕还不足三十万两,拿什么来给勤王军队支付粮饷?
更重要的是粮食。钱可以暂时不发,士兵却不可能不吃饭。和鞑子战斗,不吃饱哪来的战斗力?而粮食却是个巨大的问题。北直隶去年才受到鞑子的入寇掠,损失惨重,基本上没有多少粮食归仓。所有的粮食,都要从江南起运。这可是一笔沉重无比的负担。
史可法谨慎的说道:“下官会尽力促成,请朝廷调遣大人入京,担当重任。”
张准忍不住笑了。
见过天真的,没见过这么天真的
史可法居然以为,朝廷会让自己入京勤王
他的政治和军务知识,实在是太欠缺了。以致后来清军南下的时候,他还天真的幻想着,清军呆在中原的时间不会长久,烧杀抢掠够了以后,还是会回去辽东老家的。他还想利用清军去消灭李自成。结果,最后却是被清军给打了个措手不及。史可法死守扬州,固然悲壮,可是在战略战术方面,实在是惨不忍睹。
张准摇摇头,冷冷的说道:“史郎中,朝廷是不会允许我入京勤王的,甚至,连越过黄河都不可能。”
史可法微微一愣,下意识的问了一句:“那……怎么办?”
话才出口,就觉得自己有点软弱了,实在不应该问出如此无知的说话来。他毕竟是代表朝廷到来的,不能让张准觉得,朝廷在此事已经完全束手无策。不过,话已出口,想要收回来,却是不可能了。
张准要的就是史可法这样的表示软弱的说话,要的就是这样说话的机会,他直接抛出了自己的要求,朗声说道:“如果朝廷相信我的话,我希望可以主管山东的军务。”
史可法下意识的一口回绝,皱眉说道:“这是不可能的。只有巡抚、督抚、总理、总督、督师才能统辖一省的军务。”
张准似笑非笑的说道:“难道史郎中觉得,朱大典能够胜任吗?”
史可法大皱眉头。
朱大典的能力,他是略有所闻,详细的不太清楚。不过,他肯定是比不上张准的。因为,在山东,朱大典已经被张准打得没有什么脾气了。朱大典无法奈何张准的事实,朝廷上下,包括皇帝在内,恐怕都是心知肚明的。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没有将此事公开。
原因很简单,谁要是公开内幕,谁就要做好接替朱大典的准备。你觉得朱大典不行,那你去替换他吧。到了山东以后,你将张准收拾了,再回来京师。能在朝廷上混到高层的,有哪个是傻瓜?其中的厉害关系,自然早就清楚了。在这个时候去山东接替朱大典,简直和跳火坑没有任何区别。
可是,张准想要统辖一省的军务,却是绝对不可能的。这涉及到文官和武官之间的权力争斗,涉及到以文制武的最基本的原则。史可法是文官,骨子里深植文官至上的原则,深信武官是必须接受文官约束的。他是绝对不会同意张准统辖一省军务的。要是开了这样的先例,武夫至上,以后文官都死无葬身之地了。
沉吟片刻,史可法缓缓的说道:“或许,都督大人可以在巡抚大人的领导下,重点负责前线军务,可以临机处置,不必请示。”
张准冷冷的说道:“史郎中的意思,是要我在前面送死,朱大典在后面说风凉话吗?临机处置,不必请示的意思,是否可以理解成只有我自己抗击鞑子,其他人都在作壁上观?”
史可法顿时语窒。
其实,他并没有这样的意思。不过,他的确是希望张准冲锋在前。这还是文官的思想意识在作怪——你们武人就是冲锋陷阵的。只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张准有这样的理解,的确不为过。事实上,在史可法的意识里,的确有点希望张准和鞑子拼个两败俱伤,同归于尽的想法。这也是文官的一贯思维了,驱狼逐虎,蟹蚌相争,渔翁得利嘛
史可法急忙说道:“都督大人不要误会,下官并不是这样的意思。”
张准摇摇头,直截了当的说道:“我不会让尸位素餐的人坐在我的脑袋上作威作福的。想要我全力抗击鞑子,就要给我相应的权力。要是不能主持山东的军务,我的能力无法发挥。”
史可法在原则问题上是绝对不会妥协的,他也不怕张准的威胁。怕死的史可法,也不会日后死在扬州了。他同样是直截了当的说道:“绝不可能。都督大人的要求,史某万万不能答应。”
张准点点头,冷冷的说道:“既然如此,史郎中请回。”
史可法怒气上冲,忍不住说道:“鞑子肆虐,荼毒生灵,都督大人不想着如何抗击鞑子,只想着扩大自己的地盘和权力,将个人野心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用心可诛也”
张准冷冷的说道:“我当然会抗击鞑子,但是,我绝对不是朝廷的狗至于你的话,我可以原句奉还。鞑子肆虐,朝廷不想着如何凝聚各方的力量,共同应对时艰,却只想着防这防那,对自己人比对鞑子还不放心,这又是什么?我用心可诛?难道崇祯的用心就不可诛?”
史可法顿时涨红了脸,气急败坏的叫道:“你张准,你切勿信口开河你,你居然敢说皇上的不是”
张准冷冷的说道:“既然朝廷自己对付不了鞑子,那就滚蛋自己没有能力做皇帝,就换一个人来做”
史可法顿时怒不可遏,指着张准骂道:“你你这个逆贼”
张准依然是硬邦邦的说道:“我再重复一遍朝廷要是不让我主管山东的军务,休想我出动一兵一卒”
史可法怒气冲冲的握着拳头,脸色铁青。这一刻,他当真是怒不可遏。张准竟然当着他的面,说出了要换皇帝这样大逆不道的语言。作为一个正统的士子,作为一个忠心耿耿的大名官员,史可法绝对不能容忍张准的疯狂。
然而,史可法再怒不可遏,也无法拿张准怎么样。他很明白,张准的确有和朝廷叫板的决心。更要命的是,张准还有个朝廷叫板的能力。虎贲军可以在黄县一口气干掉几千的鞑子,这样的战斗力,是朝廷的军队,永远都达不到的。这一刻,史可法最盼望的事情,就是天上一道雷电劈下,将张准这个逆贼打得粉身碎骨。
好半天,史可法才控制了自己的怒火,竭力让自己镇静下来,缓缓的说道:“张准,你会后悔的”
张准冷冷的说道:“但愿史郎中如愿以偿”
史可法气呼呼的走了。
“走”
“我们去沧州”
史可法走了以后,张准当即传令。
【今天的第三更送到七千字大章求月票请推荐票】
第553章没能力做皇帝,就换人来做!
(0553)
“史郎中,请。”
张准看着一脸疲惫的史可法,不动声色的说道。
“都督大人,下官冒昧前来,失礼了。”
史可法语调有些晦涩的行礼说道。
看得出,史可法的心情,比较沉重,显得非常压抑的样子。他的骑术其实不怎么好,慢慢的走路,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为了尽快的见到张准,他骑马从浮山城出发,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来到了栖霞。这样的速度,对于专业的军人来说,问题不大。对于史可法这样的文官来说,就有点难度了。
史可法的心情,是无法不沉重。鞑子要是真的发起第三次入寇,明国的北部,肯定又是一片的烽烟。对于他这样还存有良知,的的确确是忧国忧民的官员来说,鞑子的入寇,绝对是灭顶之灾。史可法痛恨陕西的乱军,痛恨张准的得寸进尺,但是更加痛恨鞑子的烧杀抢掠。
仅仅是从一个有良心的官员的角度出发,他就不能让北国的百姓,再次遭受鞑子的荼毒。前两次鞑子的肆虐,已经将北国的很多地方,都变成了一片废墟。大量的人口和财产损失,对明国的国力,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眼下的北国长城一线,已经没有人居住了。他曾经去过保安州一带,发现那里只有残垣断壁,满天的灰尘,却是看不到丝毫的人影。
更不要说,鞑子的入寇,可能给朝廷造成极大的声望损失了。堂堂天朝上国,居然被鞑子欺负到了这样的地步,实在是令人无语。鞑子的前两次入寇,都给朝廷的声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大家对朝廷的信心,是越来越不足,越来越失望了。朝廷的威严,即使不能说是荡然无存,也已经所乘无几了。皇帝和内阁发出的政令,真正能执行到底的,天知道有多少。
整个大明国,要说谁能够强有力的抗击鞑子,恐怕只有张准统帅的虎贲军了。这是史可法唯一的希望所在。史可法对于张准的反贼身份,非常的头痛,非常的厌恶,却也不得不承认,虎贲军是他见过的最强的军队。虎贲军强在哪里?送到京师的三千九百九十九颗鞑子的首级,足够证明一切。
张准淡然自若的笑了笑,意味深长的说道:“不敢。史郎中是代表朝廷来兴师问罪的,代表的是朝廷的颜面,代表的是天家的威严,怎么说得上冒昧呢?请坐下来说话。”
史可法对张准的说话,唯有苦笑。
代替朝廷来兴师问罪?真是有兴师,真的有问罪吗?如果朝廷真的要兴师问罪,出动的应该是军队,而不是我单枪匹马的跑来。从朝廷的角度出发,史可法觉得将张准千刀万剐,都是完全不为过的。只可惜,朝廷没有这个能力。让自己来向张准兴师问罪,本身就是软弱的表现。
事已至此,无法改变,史可法也只好收拾心情,无奈的说道:“都督大人说笑了,鞑子既然可能发起第三次入寇,我们一众臣民,都应该摒除隔阂,一致对外才是。纵使以前有些误会,也应该一口气抹掉才是。”
张准含笑说道:“诚如史郎中所言,的确如此。”
听到张准的口气松动,史可法才稍稍的松了一口气。他最担心的就是,张准一口回绝。朝廷和张准的关系,明面上是一家,实际上双方都很清楚,矛盾根本没有调和的可能。鞑子的入寇,对张准的影响,暂时还看不到。就算张准完全袖手旁观,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均田令》对朝廷各位官员,还有豪强地主的伤害,甚至在陕西乱军之上。只要张准一天不改变均田令,朝廷就一天不敢放松对他的戒备。张准会放弃均田令吗?看起来根本没有可能。如果放弃了均田令,虎贲军恐怕也要解散了。
史可法义正词严的说道:“这次鞑子南叩,声势浩荡,还请都督大人看在皇上和黎民百姓的份上,全力出击,消灭鞑子,以解救天下。皇上和各位臣工,一定感激不尽。”
张准点点头,轻描淡写的说道:“只要史郎中配合,将大部分的百姓,都救出来,我想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史可法内心里又有些不舒服。他事事都提到皇上,就是希望张准记得,在这个世界上,还有皇帝的存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张准做人不要太嚣张。你就算霸占了两个府的土地,也不过是个小丑罢了。和皇帝比起来,你什么都不是偏偏张准却是事事都不提皇上,好像遗忘了这个人存在。
偏偏史可法明明白白知道张准看不起朝廷,看不起皇上,却也是无可奈何。他一个文官,手无抓鸡之力,身边只有一百多个随从,总不能翻脸和张准动手吧。史郎中的确年轻,的确容易冲动,但也不会做这么没脑子的事情。他的随从,连兵器都没有呢无奈之下,史可法只好晦涩的说道:“不知道都督大人准备如何抗击鞑子?”
张准意味深长的说道:“史郎中,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有什么都直说,你看如何?”
史可法急忙说道:“求之不得也。”
张准点点头,目光熠熠的落在史可法的脸上,凛然说道:“你觉得,一旦鞑子南叩,朝廷会怎么应对?”
史可法沉吟片刻,缓缓的说道:“边关戒严,调集兵力上京勤王。”
张准轻轻的点点头,然后又慢慢的说道:“从哪里调?调多少人?需要多长的时间?需要筹备多少的粮饷?”
史可法顿时有些迟疑,为难的说道:“这个……”
他只是户部的人,对于军务,不是很了解。朝廷要从哪里调集军队,又要调集多少人,他还真的不太清楚。至于需要多少的时间,又需要多少的粮饷,他同样没有计算过。这些都是兵部的职权范围,他是户部的人,和这一摊是完全不挨边的。
忽然发现张准的嘴角,有一丝丝的冷笑,史可法就知道形势有些不妙。这个入京勤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困难,只怕未必能顺利的进行。如果弄巧成拙,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
鞑子第一次入寇的时候,入京勤王的军队,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最终导致山西巡抚耿如杞、山西总兵张鸿功被杀。这一直都是朝廷的一块心病。因为此事以后,各地官员对入京勤王的积极性大减,甚至是阳奉阴违。他们总是寻找各种各样的办法拖延行动,甚至根本是用假情报来敷衍朝廷。
想想也觉得无奈。别人兴冲冲的跑来勤王,却连饭都没有得吃,士兵不得不自己找东西吃。这本来是兵部的责任,最后却怪在了勤王军队的头上。最积极勤王的两个大员,对朝廷最忠心耿耿的两个大员,最后竟然含冤被杀。有这样的先例在,地方大员谁还愿意积极的入京勤王?活得不耐烦了不是?
耿如杞、张鸿功被杀的恶果,在鞑子第二次入寇的时候,表现得淋漓尽致。勤王诏书发出了,各地都表示会积极的派遣军队,上京勤王。当时兵部乐观的估计,从山西、河南、山东、南直隶、湖广、四川等地,可以调集三十万的军队到来京师。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一兵一卒都没有到达京师。
各地大员的报告都非常一致,要么是桥梁被毁,无法通行;要么是道路不通,需要绕路;要么是粮饷不足,需要继续筹措;要么是军中爆发瘟疫,需要处理……林林总总,只要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些全部都是借口。但是,朝廷也拿这些地方大员没办法。所谓法不责众,你总不能将所有的地方大员,都全部裁撤了吧?若非鞑子并没有强攻京师的计划,只怕京师是要有危险的。
根据张准的情报,鞑子的第三次入寇,兵力比前两次都要雄厚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人入京勤王,三大营能否守住京师,还真的是未知数啊就算鞑子强攻不下京师,围困京师几个月,恐怕京师也够呛的。
京师里面,可是有至少六七十万人,光是每天消耗的粮食,就是天文数字。户部掌管钱粮,史可法对京师的粮食储备,是最清楚不过的了。即使实行最严格的粮食控制,恐怕也无法支撑三个月。换言之,三个月以后,即使鞑子不攻城,京师自己也溃灭了。
沉吟片刻,史可法缓缓的说道:“还请都督大人赐教。”
张准点点头,漫不经意的说道:“我是随意的说说,史郎中听过就算。”
史可法自然不会听过就算,下意识的端正身体,凝神细听。
张准当即毫不客气的指点起来。
鞑子一旦南叩,朝廷当然想调集兵力入京勤王。说真的,京师的三大营,未必能够保住京师,如果鞑子真的是穷凶极恶的话。皇帝和内阁,大概也不敢只依靠三大营镇守京师。鞑子第一次入寇,第二次入寇,朝廷都调兵入京勤王,相信第三次也不会例外。
问题是,朝廷从哪里调兵?又能调到多少兵?
目前,朝廷的主要军队,分成两大坨。一坨在辽东,正面抗击鞑子,谁也不敢动。一坨,在中原地区,同样不敢动。朝廷唯一能够调集的,只有山西、山东、河南、南直隶的军队。其中,河南自身糜烂一片,根本没有什么军队可调。南直隶的军队需要保护江南,保护明帝国的财源,同样不可能调的太多。因此,最终勤王军队,还得从山西和山东抽调。然而,山西和山东,又有多少军队可以抽调?
山西本来就处在抗击鞑子的前线,不需要继续增兵已经不错了,哪里还能抽调出兵力增援京师?除非是明帝国不要山西这块地了。须知道,这次伴随建虏南下的,还有大量的蒙古骑兵。鞑子的前两次入寇,都只有蒙古科尔沁等少数部落的骑兵,人数不过两三万人。现在,整个蒙古大草原,所有的蒙古骑兵,都加入到了建虏的行列,成为了建虏的帮凶。全部的蒙古骑兵加起来,最少有十万人以上。
对于蒙古骑兵的作战能力,必须有清楚的认识。
一直以来,蒙古人对于自己的失败,还是有些不甘心的。土木堡之变,还有嘉靖时期的鞑靼围困京师,都是这种不甘心的体现。从战斗力来说,现在的蒙古骑兵,当然不如铁木真、忽必烈时候的蒙古骑兵了。作为一个整体,蒙古人是堕落了。但是,他们毕竟是骑兵,毕竟是游牧民族,在骑射和机动性方面,具有汉人军队无法比拟的优势。
而现在的建虏,正好是处于上升期,无论是各个奴酋,还是内部的激励制度,都是比较出色的。建虏的战斗力,正是建立在这种先进的有效的激励制度之上。他们最大的缺陷,就是人数太少,兵力不足。如果没有蒙古人的存在,建虏的发展速度,肯定要缓慢很多。然而,蒙古人的存在,给了建虏极大的助力。
其实,基层的蒙古骑兵,战斗力还是可以的。蒙古人堕落的最主要原因,是上层完全**了。现在的蒙古王公贵族,没有一个出色的人物,包括林丹汗在内。即使基层的蒙古骑兵很勇敢,蒙古人作为一个整体,已经丧失了抢夺中原的能力。但是,如果由建虏来指挥这些基层的蒙古骑兵,情况就会发生变化。
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以前的蒙古人就是这样。现在,这个很熊的将被换掉了,变成了一头老虎率领的一群狮子,这样的战斗力,还是非常可观的。如果皇太极能够将蒙古八旗完善的和建虏结合起来,就连目前的张准,都不敢轻拭其锋。幸好,皇太极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完全整合蒙古八旗,暂时还无法充分的发挥蒙古骑兵的战斗力。
山西的军队不能动,那只有动山东的了。要是没有棘手的张准存在,山东的确能够抽调一些部队,入京勤王。问题,张准不是在山东龙精虎猛么?朝廷不往山东继续调兵,镇压张准,已经是非常不错了,还指望从山东调兵?真的要将山东交给张准吗?
况且,就算没有张准的存在,山东能调集的军队,也就是三四万人。山东的军队,在明军的战斗序列里面,战斗力只能算是一般,和辽东明军,和山西秦军,肯定是不能相比的。就算是朝廷,对山东军队的战斗力,也不可能有太高的期望。
当然,在最危急的情况下,朝廷可以考虑抽调中原的军队,加入到抗击鞑子的行列。无论是洪承畴,还是卢象升,都属于比较能打的文官。两人麾下都有一支比较能打的家丁队伍。只是那样一来,中原的乱军,又要声势浩大的发展了。现在洪承畴和卢象升合力,好不容易才将陕西乱军的声势压下去,突然调走,陕西乱军肯定要反弹的。天知道会反弹到什么样的程度。
捉襟见肘,拆东墙补西墙,这正是朝廷最痛苦的。在真实的历史上,陕西乱军和鞑子,就好像是心有灵犀似的,每每在一方紧张的时候,另外一方就会发起攻击,迫使朝廷不得不从前线抽调兵力,从而缓解另外一方的窘境。
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崇祯十一年,李自成已经被打得只有几十人,官军只要加把劲,就能够将他吃掉。但是鞑子突然入寇,官军不得不调走,于是李自成成功的度过大劫,从此一路飞升,最终葬送了崇祯王朝。
此外,朝廷的钱粮,始终是非常紧张的。命令其他地方的军队,到来京师协防,没有足够的钱粮,那是绝对不可行的。明知道入京勤王,是要和鞑子交战的,是有生命危险的,因此,在钱粮方面,朝廷要不是拿出双倍的粮饷来,根本不可能刺激勤王军队的士气。
然而,现在的朝廷,能拿得出双倍的粮饷来吗?史可法对于这一点,表示非常的悲观。朝廷的太仓银(国库)每年的收入,只有三四百万两白银,加上崇祯皇帝自己的内帑,也不过是六七百万两白银而已,根本不够开销的。眼下太仓银的数量,恐怕还不足三十万两,拿什么来给勤王军队支付粮饷?
更重要的是粮食。钱可以暂时不发,士兵却不可能不吃饭。和鞑子战斗,不吃饱哪来的战斗力?而粮食却是个巨大的问题。北直隶去年才受到鞑子的入寇掠,损失惨重,基本上没有多少粮食归仓。所有的粮食,都要从江南起运。这可是一笔沉重无比的负担。
史可法谨慎的说道:“下官会尽力促成,请朝廷调遣大人入京,担当重任。”
张准忍不住笑了。
见过天真的,没见过这么天真的
史可法居然以为,朝廷会让自己入京勤王
他的政治和军务知识,实在是太欠缺了。以致后来清军南下的时候,他还天真的幻想着,清军呆在中原的时间不会长久,烧杀抢掠够了以后,还是会回去辽东老家的。他还想利用清军去消灭李自成。结果,最后却是被清军给打了个措手不及。史可法死守扬州,固然悲壮,可是在战略战术方面,实在是惨不忍睹。
张准摇摇头,冷冷的说道:“史郎中,朝廷是不会允许我入京勤王的,甚至,连越过黄河都不可能。”
史可法微微一愣,下意识的问了一句:“那……怎么办?”
话才出口,就觉得自己有点软弱了,实在不应该问出如此无知的说话来。他毕竟是代表朝廷到来的,不能让张准觉得,朝廷在此事已经完全束手无策。不过,话已出口,想要收回来,却是不可能了。
张准要的就是史可法这样的表示软弱的说话,要的就是这样说话的机会,他直接抛出了自己的要求,朗声说道:“如果朝廷相信我的话,我希望可以主管山东的军务。”
史可法下意识的一口回绝,皱眉说道:“这是不可能的。只有巡抚、督抚、总理、总督、督师才能统辖一省的军务。”
张准似笑非笑的说道:“难道史郎中觉得,朱大典能够胜任吗?”
史可法大皱眉头。
朱大典的能力,他是略有所闻,详细的不太清楚。不过,他肯定是比不上张准的。因为,在山东,朱大典已经被张准打得没有什么脾气了。朱大典无法奈何张准的事实,朝廷上下,包括皇帝在内,恐怕都是心知肚明的。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没有将此事公开。
原因很简单,谁要是公开内幕,谁就要做好接替朱大典的准备。你觉得朱大典不行,那你去替换他吧。到了山东以后,你将张准收拾了,再回来京师。能在朝廷上混到高层的,有哪个是傻瓜?其中的厉害关系,自然早就清楚了。在这个时候去山东接替朱大典,简直和跳火坑没有任何区别。
可是,张准想要统辖一省的军务,却是绝对不可能的。这涉及到文官和武官之间的权力争斗,涉及到以文制武的最基本的原则。史可法是文官,骨子里深植文官至上的原则,深信武官是必须接受文官约束的。他是绝对不会同意张准统辖一省军务的。要是开了这样的先例,武夫至上,以后文官都死无葬身之地了。
沉吟片刻,史可法缓缓的说道:“或许,都督大人可以在巡抚大人的领导下,重点负责前线军务,可以临机处置,不必请示。”
张准冷冷的说道:“史郎中的意思,是要我在前面送死,朱大典在后面说风凉话吗?临机处置,不必请示的意思,是否可以理解成只有我自己抗击鞑子,其他人都在作壁上观?”
史可法顿时语窒。
其实,他并没有这样的意思。不过,他的确是希望张准冲锋在前。这还是文官的思想意识在作怪——你们武人就是冲锋陷阵的。只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张准有这样的理解,的确不为过。事实上,在史可法的意识里,的确有点希望张准和鞑子拼个两败俱伤,同归于尽的想法。这也是文官的一贯思维了,驱狼逐虎,蟹蚌相争,渔翁得利嘛
史可法急忙说道:“都督大人不要误会,下官并不是这样的意思。”
张准摇摇头,直截了当的说道:“我不会让尸位素餐的人坐在我的脑袋上作威作福的。想要我全力抗击鞑子,就要给我相应的权力。要是不能主持山东的军务,我的能力无法发挥。”
史可法在原则问题上是绝对不会妥协的,他也不怕张准的威胁。怕死的史可法,也不会日后死在扬州了。他同样是直截了当的说道:“绝不可能。都督大人的要求,史某万万不能答应。”
张准点点头,冷冷的说道:“既然如此,史郎中请回。”
史可法怒气上冲,忍不住说道:“鞑子肆虐,荼毒生灵,都督大人不想着如何抗击鞑子,只想着扩大自己的地盘和权力,将个人野心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用心可诛也”
张准冷冷的说道:“我当然会抗击鞑子,但是,我绝对不是朝廷的狗至于你的话,我可以原句奉还。鞑子肆虐,朝廷不想着如何凝聚各方的力量,共同应对时艰,却只想着防这防那,对自己人比对鞑子还不放心,这又是什么?我用心可诛?难道崇祯的用心就不可诛?”
史可法顿时涨红了脸,气急败坏的叫道:“你张准,你切勿信口开河你,你居然敢说皇上的不是”
张准冷冷的说道:“既然朝廷自己对付不了鞑子,那就滚蛋自己没有能力做皇帝,就换一个人来做”
史可法顿时怒不可遏,指着张准骂道:“你你这个逆贼”
张准依然是硬邦邦的说道:“我再重复一遍朝廷要是不让我主管山东的军务,休想我出动一兵一卒”
史可法怒气冲冲的握着拳头,脸色铁青。这一刻,他当真是怒不可遏。张准竟然当着他的面,说出了要换皇帝这样大逆不道的语言。作为一个正统的士子,作为一个忠心耿耿的大名官员,史可法绝对不能容忍张准的疯狂。
然而,史可法再怒不可遏,也无法拿张准怎么样。他很明白,张准的确有和朝廷叫板的决心。更要命的是,张准还有个朝廷叫板的能力。虎贲军可以在黄县一口气干掉几千的鞑子,这样的战斗力,是朝廷的军队,永远都达不到的。这一刻,史可法最盼望的事情,就是天上一道雷电劈下,将张准这个逆贼打得粉身碎骨。
好半天,史可法才控制了自己的怒火,竭力让自己镇静下来,缓缓的说道:“张准,你会后悔的”
张准冷冷的说道:“但愿史郎中如愿以偿”
史可法气呼呼的走了。
“走”
“我们去沧州”
史可法走了以后,张准当即传令。
【今天的第三更送到七千字大章求月票请推荐票】